史君绝唱,意韵悠长——追忆津门花鸟名家史如源(组图)
花鸟名家史如源
梅绽报春红
晓来霜林醉
“ 万物造化,中得心源”他认为写生是要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长期的写生积累使他笔如泉涌,画作取材广博,构思多样,创作丰富:从草虫禽鸟到走兽,从单只鹰到群鹰;从花与鸟到树与禽的组合;从飞鸟虫鱼,树木山石,梅兰竹菊到无名花草,珍禽兽类,无不入画。他力求创作出笔笔生情,墨色生辉,意趣盎然,闪烁着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富有生机的鲜活画作。他牢记:“若悟妙理,赋在笔端,何患不精。”他生肖为猴,喜画猴,此类画作很多,却从不以此自居!很多人追捧的“一招鲜,吃遍天”,他却不以为然,自己创作从不懈怠省事。他极具个性而宽泛的花鸟画创作极大丰富了国画题材!
写生本
春染枝头绿
三、画理:致之广大,尽精微矣
也许有意,亦或无意!全景式构图,极繁极密,是史家之“大花鸟画” 后期重要风格!他注重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更在富于中国民族传统特色上下功夫。他常说,笔墨本身具有独立的生命性,承载着民族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念,越有民族性、地域性、个性化的艺术,则越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从七十年代,作品《春早》参加市级展览,他就在花鸟画领域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他深知,尊重传统,而不囿于传统,才能创作出表达自己艺术语言的作品。“笔墨当随时代”,在继承中有所感悟、思考、突破,才能打通自己的创新之路。几十年来他的志向回应着时代的召唤,笔墨间洋溢着奋进的情思。睿智的思考,智慧的观察,勤勉的功力使他超然自信;他恪守己见,即使前路寂寞,踽踽独行,也不为歧议左右。
自古以来,花鸟画多以花鸟的特写描绘为主:折枝花加吉祥禽鸟,几乎成为传统花鸟画取材、构图的固定格局。然而他的创作多以树为主,并以墨、色对天空大地加以渲染,增加景致的深广的空间。各种禽鸟儿,飞翔或栖息,觅食或嬉戏于期间。画面以多多许胜少少许,即以繁取胜,却毫无窒塞感。他遵循国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原则:画面繁简得当,疏密有致,枝叶繁密(千百不可胜数),禽鸟简洁(一两只则以),而画面的契合度和融合度很高。例如他的《婆娑摇曳舞春风》《流水高山自在春》《山花烂漫》《游春》《钟秀系列》等以富有笔法张力的线条和钩斫砍削、顿挫曳拂的骨法用笔以及浓淡相宜的墨彩巧妙结合,开创出丰盈茂盛,意境深远,清新典雅,刚柔并济的景致极时大静大美的艺术境界。
当然他的这种创作绝不是凭空臆造和随意杜撰,而是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美学范畴进行推陈出新的结果。远溯南宋马和之的《古木流泉图》、李迪的《枫鹰雉鸡图》和马远的《梅石溪凫图》等花鸟画都是全景式构图。因时代的影响,这些画作情调趋于凄寒疏旷(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当然也不代表他们的艺术全貌。史老把南宋画家的偶然性变为自己绘画的必然性,别开蹊径,发扬密逸旷远的画风,走出自己的艺术天地。他在传统画秀美清新的韵致上拓展出开张深邃,清秀劲健而辽阔的崭新意境。他的画作,远观先声夺人,大气磅礴,近赏仿若身临其境,几近细微刻画。其审美意象耐人寻味,如其常画之鹰眼神之机敏,雄而不凶;笔下之猴,身躯团圆,眼神懵懂纯真,似与人交流传递情感;其于画面,不吝功夫,如“此中簇簇万千点” 的点苔繁密而多样,合乎法度,毫不懈怠,直到符合画作完美为止……即使晚年视力所限,多以小品为主,如果画面需要,他仍不改密到极致之初衷。“小品不小,品亦不俗”“劲健灵秀、浑厚华滋、形神兼备、意趣高远”这曾是他毕生的追求。
山花烂漫
婆娑摇曳舞春风
流水高山自在春
游春
钟秀
钟秀
四、画品:厚积磊落,风范乾坤
史如源先生这一代艺术家是改革开放时期成熟起来的中坚力量,既肩负繁荣“文革”后百废待兴的文化艺术职责,又担当着承上启下、薪火传承的重任。身为美术学院的国画系教授,既有老一辈文化人的忧患意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又有以笔墨颂扬自然美的朴素情怀。要为花鸟画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道路,而非墨守陈规,固守窠臼。他深知没有深厚的学养,坚实的功底,旷达的胸怀,终究不会走远。他呕心沥血编写教材《中国画基础》(合著)《鹰的画法》《鸡的画法》《兰花画法》《写意花鸟画教程》《笔墨技法》等广受欢迎。
他是从传统文化艺术走来的画家,曾撷取古今绘画大家之长,却摈弃倪瓒之“淡”,徐渭之“冷”,八大之“孤”。他的血是热的,情感是丰富的,新时期的大自然让他有攫取不尽的美,时代的强音激荡着他强劲的创作激情。从艺五十多年,他创作了大量花鸟画作,不管是“扛鼎”大作,还是小品系列,多次在国内外参展获奖,或被收藏!为新时期的花鸟画创作、繁荣以及绘画后备人才做出很大贡献!不凡艺术成就,使他列入津门“花鸟四大家”之一。
晚年他依然惜时勤奋,不辍创作,读书写字,常书格调高雅词句励志自勉、励人。他看淡名利,心如止水,“善画而不求售,画以适吾意而已”因其不求售,则画之自然。人品艺品有口皆碑!
极目云天阔
一唱天下白
幽香散逸
林茂聚好鸟
夕照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