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访谈 >

不忘初心,倾情书画——津门画家吕宝珠(组图)


津门画家吕宝珠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王佩翔报道)提到津门画家吕宝珠先生,圈儿里圈儿外的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葫芦。他的“葫芦画儿”大都构图饱满,墨趣十足。勾、染、皴、擦间显出笔力遒劲;干、湿、浓、淡里透着技法纯熟。每一幅画面在浓淡墨色的丰富变化中掺以赭黃、朱砂的点染呈现出一种斑驳中赋予节奏,厚重中可见层次的明快 乐感,枝叶掩映的安排让“福禄”(葫芦)的主题格外响亮。所以有人说,凡是找吕老师订画儿的人“必要葫芦”!

 


 


 


 

  其实,宝珠先生并非是专擅画葫芦者。他的画路宽泛,花鸟、山水、人物皆有佳作,而且能工能写。这与他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功底不无关系。他自幼喜爱写写画画,六岁就进了少年宫学习绘画。少年时期就有幸得到了黄克、于化鲤、张延龄等津门老一辈名画家的辅导,中学时得李瑞春老师指授,后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深造。上世纪70年代就有作品获奖并发表在《天津日报》上。在工艺美院期间又得益于穆仲芹、赵松涛、李西元、李涵、阮克敏、杜世镛等名师的教诲,为后来的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宝珠先生谈画儿,他的“口头禅”是:学古人、读今人、画自已。他认为,古人能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历史和岁月淘洗的经典,学必有用。今人能流传开来的,必有成因亦有空间,要研读分析。通过学习古人,研究今人来"成全"自已。没有自已的东西只能落个白玩儿。所以,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着自已的“画论”。初始,他主承李涵先生,走齐派大写意的路子。在研习过程中他又深受晚明画家白阳(陈淳)青藤(徐渭)的影响,追求笔势的一奔放和墨色的酣畅。他还苦临碑帖,在"二王"、董其昌、于佑任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令自已的笔墨有新的变化。在画作中反复体会用水与墨色的关系,用笔与书法的关联,以豪放的笔势令浓淡墨色相互渗化,以求苍逸之气。尽力发揮笔墨的表现力,不追形似而求神韵。这使他的写意花鸟和山水画有了自已的面貌。

 


     

      如今,年过花甲的吕先生似乎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常有六尺大幅和尺幅小品频频面世,幼时的梦想成为现实的他,不忘初心,倾心书画艺术。让我们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国画作品问世。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