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访谈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记青年篆刻家孙轶(组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李盟专访篆刻家孙轶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李盟报道) 津门篆刻界,名家辈出,人才济济。青年才俊孙轶,人称“老铁”,其人不老, 瘦削儒雅,骨清气爽,却“铁血丹心”手执铁笔,矢志篆刻艺术,多次参展并获奖,如今篆刻已成自家风范,成为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


    他七岁入少年宫学艺,于书法篆刻启蒙,聪慧好学,得韩征尘老师指导,深入传统,练就童子功,娴熟掌握基本奏刀法。后得拜津门名家高昭业先生门下,他牢记师傅告诫:若学传统不足,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他以传统为宗,从汉印入手,摹刻大量古代优秀印品,奠基良好基础。当九十年代初,有幸拜我国书法篆刻名家李刚田为师,从此在篆刻上,更是迈上新台阶:上溯秦汉玺印为印宗,下至明清为源流,涉猎广博,采用各种文字素材入印,又在篆刻上一大突破。他临摹《十钟山房印举》、遍临清代大家徐山庚印章,后于吴昌硕、齐白石印学风格下苦功夫。如今已刻印逾几千方,排若长城,垒如小山。


     印从书出,所谓“三分刀法,七分篆法”。“治印之于书艺,实为第一要义也”。篆法在篆刻中好比是房子地基,基础坚实,房子才稳固。他于书法不止探究端庄严谨的篆书代表《峄山刻石》、线条匀称、工细的铁线篆《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还临摹汉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追求隶篆结合的法度、气象和意蕴;探究《兰亭序》《圣教序》之风格;并汲取汉简、帛书等汉字精髓入书,入篆。他的篆刻创作受名家李刚田影响,在平正排叠之中见奇思妙构,用刀挺健自然,在刀石相激中表现出勃勃生气和时代气息。他追求传承篆刻的内在金石气与现代艺术的形式构成交融一起的风格韵味。他深知,对于篆刻这一专业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如何能攀登这座艺术高峰,欣赏其别样的风景,唯其勇于克服困难,仿若愚公移山,开凿的是一座无形的难以想象的高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铁为人爽直、随和,对艺术却追求完美,几近苛刻。在印石上,石之“六德”:结、润、透、腻、灵、艳缺一不可;篆法上广开思路,取法乎上;章法上要分朱布白,布局合理、刀法上心手相应,冲切互用,批削融汇,相辅相成,灵活多变,气象不俗。特别是刀法上,不能照猫画虎,他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残缺刀法”是吴昌硕篆刻的一种常用手法。吴氏用刀辅之以敲、击、凿、磨等,追求秦汉古印呈现出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的审美效果。原来秦汉古印以年深日久,水土浸蚀、自然风化,印面及文字线条失去原先的平整和光洁,变得残缺不全,造化之功使然,金石味十足,他以“刻意”而为“不刻意”之美。他还注重印面篆刻及款识,印章的材质以及印纽浑然一体,整体艺术性统一和谐。


    印外求印,法理合一。诗书画印通达兼修,是老铁用心去追求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方面。他于书法、绘画、诗词……无不涉猎,且样样皆得专业人士好评!他常常借外出之际,在名山巨石中寻访摩崖刻石,那些沐浴沧桑岁月的刀锋墨迹,直逼内心,仿若散发着生命的光亮。他内心膜拜的西泠印社先贤们是他心中的一盏明灯,他们传承的更是不尽的睿智与豪迈,督促他刀耕不辍!他拓宽眼界,从不满足,例如除了缶老篆刻“浙派”风格,又汲取晚近“四老铁”和当代艺术家身手不凡的高超技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沉浸于方寸之间,游走于金石之上,眼光独到,心手合一,洞微深奥。对于从艺者,特别是年纪不大,就已经制作几千方印的人,我更好奇他的手。他伸出两手,有几个手指,特别是右手中指已经严重变形,本来修长白皙的手指,由于长期执刀攥石切磋磨砺,已变得粗糙和长满老茧而丑陋不堪。他对此却淡然一笑,毫无遗憾和悔意!痴迷艺术,是要付出代价的,篆刻亦然。勤奋磨砺,是探索古印精髓的铺路石;与古为徒,是继承传统的敲门砖。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日日刀石不离手,人印如影随形,几乎每日刻印,冥心屏虑,运刀奏石,早已经成为习惯。他篆刻成语篆章一百多方;《三十六计》全部名称,名章、闲章等更是不计其数。他执笔衔石,刻刀游走,切磋、琢磨或传承经典、抒发感情,或感悟人生,遣兴言志;或书画寄语,表达雅兴或寄语时事,哲思晓理:“翰墨游戏”“ 师法自然”“仁者寿”“ 墨戏”,特别是以建国七十周年的系列篆刻作品广受好评!或以甲骨文入篆,古朴天真自然;或铁线篆,纤细工巧;或篆隶相融,浑厚大气,古意盎然……就文字而言,以方形为基,方中寓圆,内圆外方;就笔画而言,平直方正,但平直太多,则显重复单调,产生僵硬、板滞的副作用,所以他常常不惧困难,用适量的弧笔、斜笔线条,来化解这种局面,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老铁也是津门金呈书画院院长,率领画院书画家们长期写生、创作。许多老书画家已经和他结成忘年之交。大家紧跟时代,于书法、国画、篆刻等不断创作出大量精品。老一辈书画家们经常对他提中肯意见,言辞恳切,期许殷殷。他用刻刀开凿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书画艺术的沃土中生长,浸润在艺术的天地中,作品日臻精湛。他传承篆刻传统,抽空教授青少年学生书法、篆刻,大多参展获奖。他深知自己的篆刻生涯还处于刚刚成熟阶段,漫漫艺术之路还很长远,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发现,传承与创新! 

    看看眼前一方方古意盎然,雅趣十足而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篆刻印章,仿佛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聆听他们讲讲从古代穿越至今的美丽故事吧!    (文章作者 李盟)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