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登辛辣“坏老头”——记著名漫画家朱森林(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李盟专访著名漫画家朱森林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李盟报道)津门书画圈绝对是藏龙卧虎之地,先不说百年风云中曾经闻名海内外,载沉载浮的书画大家,只说说漫画界吧。
话说近些年“哏儿都”书画圈出现三个著名的“坏老头”,他们高矮胖瘦,黑白有别;他们谈古论今,评点时事,插科打诨;他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坏老头们或深居书斋,笔墨耕耘,神龙见首不见尾;偶或参加书画展、慈善活动笑声朗朗,空气中弥漫着诙谐戏谑的因子;偶或签名售书,见到你,眼睛一眯,手下笔走龙蛇,一张形神毕肖的人物漫像已热乎乎出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坏”!坏的离谱——离生活之谱;坏的离奇——离人生之奇!当然,“坏老头”们能家喻户晓、闻名遐迩最重要的是其高超的书画艺术。
一言难尽,假以时日,待小女子一一道来。今日单说说其中“摩登辛辣”又酷帅,自诩“坏老头” 的那一个,且有漫画系列以佐证的朱森林先生。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心中都有一幅难忘的漫画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像“三毛之父”那样的漫画大师吧,那么朱森林先生一定是无数漫画迷心中的“漫画大师”。
甲辰深秋,走进朱老师位于海河岸畔的书斋兼画室,一下子傻眼了,自忖爱看漫画且家里收藏上百本中外漫画的我,见到那浩如烟海,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数不尽的千万幅漫画,需要用“本”“堆”和“柜”这样的量词来计算的;他的获奖数目也要用百位数来阐述。真想扎进他的“漫画堆”一口气读完!补课吧,把没看过的朱老师的漫画,从网上购买来看,才发现,他的四十多本漫画书竟然大多已售罄,能搜到的都是价格不菲,超过原版本十几倍的收藏品,咂舌叹息:朱老师的漫画真畅销啊!还是忍不住抢购十几本,否则,收藏品都没处买吧。
说起他来还真一言难尽!
说他“聪明绝顶”,刀砍斧斫,入目三分;说他“火眼金睛”,抽茧剥丝,细笔勾勒如针尖对麦芒;说他“慧眼识珠”,气势磅礴,大笔如椽似秋风扫落叶;说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说他日日挥毫,播撒幽默谐趣,收获快乐与笑声;说他灵感的浪花日日翻腾,作品终成浩瀚海洋……都不为过。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张耀宁评价他:“聪明构思,每每思如泉涌。勤奋超群笔耕,日日终成森林。”
道家云:“无言而心适”,即“心悦在适,不在言”,但“适”久而不“言(分享)”,怎行?只能斗胆试笔写写,只怕法力不够,仅仅表达其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而已吧。
朱森林先生介绍早期发表的作品
朱森林先生工作室
朱森林先生工作室
各种刊物发表的朱森林先生部分作品
各种刊物发表的朱森林先生部分作品
一、简与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先生青年时代在《讽刺与幽默》上发表第一篇漫画作品《习惯成自然》起,如今四十多个春秋已逝,他的职业漫画之路也走过三十多年,例数光阴,岁月几度沧桑,他却依然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与创造力。他的画由简洁明快,构图生动新颖而富有表现力的简笔漫画到构图繁复,内容丰盈的大场面精细画,陪伴了跨世纪的一代代青少年走向成熟。生活是一个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创作源泉。他的漫画作品来自现实,既写实又夸张,既有无尽的的质感,又有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的张力,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时代的简笔“浮世绘”。
“简”则以《漫眼观潮》为例。那笔划简洁,线条圆润流畅的单幅画面,再配以三言两语的哲理文字则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如谈人生:“暗透了,更能看到星光”;谈生活“三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接受、改变、离开”;谈爱情“如果你放不下那个错的人,那么你永远也找不到那个对的人”;谈智慧:“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谈信任:“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抚平了,也恢复不了原样”……再如《葫芦头轶事》中葫芦头的经典形象:三笔两笔“葫芦头”脑袋上六根毛发却以中分发型的可爱聪明淘气形象与趣味盎然的故事跃然纸上。当然还有历年来数不尽的报纸刊物发表的单幅漫画,皆以“简”见长。
由单幅的简笔漫画到三格、四格再到多格和连载系列,他不断在漫画领域深耕细作,挑战自己,也逐渐由简入繁,作品之多如泉眼喷涌而出,如《胖大嫂》《阿哥阿嫂》《百事老爸可乐儿》《小糊涂仙外传》《芭芭拉小姐》《大鼻子情圣》《笨探》《老李》等不胜枚举。
他自成“七分幽默三分讽刺”的绘画风格,反映生活,喜闻乐见,容尖锐、辛辣与深刻于一体,发人深省;题材广泛,或赞美歌颂,或揭露批判,或诙谐搞笑,或戏谑畅达。从个人、家庭到社会与时代,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男女老少,无所不包,攒聚各个年龄段“漫迷”争相传阅。
说到“繁”,那当然非《大大可笑糖》莫属,那是先生在《幽默大师》连载了20多年的经典系列作品,被称为中国大陆第一本灰色幽默原创作品。每期一幅画,铺满整整一页,尤其是把夸张和“无厘头”恰到好处地熔铸一体,细节密集,连环笑点。漫画作品如《车站》《登高赏月图》《攀登长城》《旅游去》《男生宿舍》《新生入学》《考场内外》等作品繁复细致,细及毛发,深及骨髓。打开每一帧,精彩纷呈的构图,密集的造型人物及场景,故事性强的画面,花儿竞放般的精彩笑点,让人目不暇接,脑洞大开,爱不释手,再一次看,还有发现新大陆般的无数笑点。
他漫画作品的“简”不是单纯的简单,而是笔划简洁明快、画面场景固定、主题明确突出的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是对素材的高度凝缩与概括;他的“繁”,不只是场面大,人物多,笔划精细,重要的是一个母题下,多个子题。期间充满超人的智性、趣味性和对人性漏洞的敏锐挖掘。可想,画家要仔细推敲精心构图,一点点画,一笔笔勾,细致涂色完善,一幅小画要经过大约一周时间才完成,是耐得住孤独寂寞的自我挑战。那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人物场景,繁复至极,却不失精致,如果不仔细“阅读”不知道你会错过多少笑点,就像猪八戒咀嚼人参果,滋味哪得尝!
他的漫画作品关注市井与“下里巴人”,但是审美取向上却透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他以夸张、比喻、象征、对比、衬托、假借、谐音梗等多种创作手法。无论“简”与“繁”,皆主题多样,内容充盈,又具备深沉感、精妙感、力量感、新颖感、时代感、强烈感,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朱森林先生早期作品
朱森林先生早期作品
朱森林先生早期作品
朱森林先生作品《捅了鼠窝》
朱森林先生作品《白费苦心》
朱森林先生作品《减肥以后》
朱森林先生作品《量力而行》
朱森林先生作品集
二、苦与乐
绘画是艺术家精神的窗口,此窗大小,精美与否不必在意,关键是透过窗户看到房内之景或从窗内能看到外面风景。当得知他粉丝众多,数以万计,怎们能不思考原因,朱森林先生豁达回答:我的漫画作品绝不是为自己而画!——《中国绘画史》说“绘画为民情民性表达之要素,故特显著也”。然也!
哪个艺术家的创作之路不是苦的?“苦”与“乐”向来是难舍难分的双胞胎兄弟,相伴相随。朱老师不是深居简出的隐者,他常走进滚滚红尘去发现和品味热辣滚烫的生活。但是他没有“泪泉和墨写离骚”的伤感,也没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之悲凉。他从不沉浸在殚精竭虑毛发掉光、脑门见宽的酸苦中,倒是在那百转千回的人生与日日创作中流露出体味生命乐趣与自足的天性与乐观。
有评论说“他是漫画原野上一株形状特异的风景树”。
他的画风与人有着奇怪的和谐与反差——和谐:视之一针见血,品之麻辣生香;火眼金睛的敏锐、灵活,细腻捕捉,谐趣与戏谑相得益彰;反差的是勾描晕染、见缝插针,细致深刻,老辣尖锐又像一个高居云端的禅定老僧,以过来人之姿,俯视众生,有话则长,无话则沉默;拈花一笑,飞叶伤人。但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透露出的智慧与幽默是宽容的、温柔的,温暖到你心房,如饮醇酒,如品浓茶,如啖咖啡,总是不像吃一块糖果,舔一口蜂蜜那么甜腻,它要带给你无尽的思考和回味。他以哲人的睿智、诗人的激情、探险家的胆识在创作。哪儿充斥着假恶丑,如何慧眼识珠来辨别真善美,他能廓云雾而见青天,如醍醐灌顶;或如扇微风而润灵府,纷杂的思绪归于有序。
做艺术则需气度:尤其被视为国画中的“另类”“异数”,列为“小画种”的漫画,最考验一个画家能否走的长远。这是画家对自然、历史、时代、人文情怀的关注、向往、思索、呼唤甚至更沉重的叹息,而一切都被巧妙掩在谐谑或刻薄的嬉笑调侃与“痴癫”中,不是得道高人的一语禅定与点化,而是市井百姓、烟火人间那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俏皮与机智和悲悯与无奈,是对现实人生的冷静关怀。
多年来,他曾鞭策自己每日一画,但其实哪里是一张画,每每出版社或连载专栏像讨债者在催促稿件,他给自己制定的每日画稿任务多到令人惊讶咂舌的程度,有时十几、几十张作品,不但圆满完成任务,还幅幅精品,从不粗制滥造。他的漫画看似轻松自然,信手拈来,却洞幽烛微,振聋发聩。他的漫画似是别人司空见惯之景,见别人之所见,听别人之所听,却想别人想不到,画别人不能画之画。它涉及到社会习俗,时代风尚,世界风云,古今中外,宇宙无极等。他豪爽乐观地称漫画是“一片神奇的沃土”。为何不画轻松的漫画呢?他说,漫画就是糖衣药丸,幽默是糖衣,里面的成分才是治病救人的“良药”——“讽刺”与揭露;糖衣可口,但良药苦口却治病,是具有针砭时弊、寓教于乐的功能。
试看乐趣多多:
曾每一期到手,读者则热衷在《大大可笑糖画》里寻觅“爆炸头朱大大”, 因为画家把本尊画在里面却从未提示。
他会发张老作品,发动读者:谁来给画中孩子们戴上口罩?转天则有网友发了新P的图“嘻嘻嘻,安排上啦!”
他偶尔会发两幅几乎完全相同的漫画作品,找差异。
他偶然得到粉丝用他的漫画巧妙做成的活灵活现动态图。
粉丝说:“朱老师的漫画作品在调侃与戏谑中隐含哲理。”
粉丝说:“喜欢朱老师漫画的人都是有思想的。”
粉丝说:“朱老师,把银行卡号给我,买一幅您的水墨画,选哪幅由您,慢慢挑,别急。”
粉丝说:“初看不识画中意,再看已是画中人。”
………………
三、 线条与水墨
艺术家的斐然成就有目共睹,而个人艺术与公众内心需求的契合达到怎样的深度方是理想状态?他的受众面将达到怎样的广度?这一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联?漫画家韩羽先生说,画画求其搞怪,没有文化和精神做支撑,就会一无是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从早期的简笔线条画、到精细图再到如今的水墨写意漫画,西方造型艺术与东方写意精神完美结合与呈现,虽说年龄使然,可以说是先生的华丽转身,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是艺术的寻根与回归,是人生路上的返璞归真,是逐渐走向文人漫画的必然趋势。水墨写意漫画作品如:人物漫像、《水浒传》人物、动物画、钟馗、《坏老头》等系列。
经典水墨漫画《坏老头》是他近几年几乎从不间断的代表作,并且每一幅画作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画面打破南北地域界限:一个慈眉善目的布衣老头,带着一脸坏笑:街头看妞,庭院耍宝,品茶饮酒,钓鱼遛鸟,赏花掐草……他除了一脸坏笑嫣然,也有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有着“金樽清酒斗十千”的冲天豪气;有着跺脚一踏,威震四方的霸气;有着呼风唤雨、未卜先知的灵气,总而言之是一身正气。里面却有看不完的东西,读不尽的故事,品不够的意韵。中国人说天意,说天机,他在绘画中是滔天游戏,正经是他,调皮亦是他;沉重是他,轻灵亦是他……可见先生吸取多元的绘画养料,咀嚼反刍净化出涤荡灵魂而不失理趣的绘画作品,他善于思考,敢于自剖、自嘲,不在有为完成任务而画的被动,墨弦是更接近心象的情感弹奏,笔墨是更自由自在的浅吟低唱。有人说真正的艺术家是能够从谜底猜出谜面的人,现实生活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谜底,只有智者才坚持去猜,那无尽的情绪密码,也是促使每一个读者破译他躲在暗中使用的哪班法器,但猜测与思考的乐趣怎能不是艺术最好的褒奖!
明朝徐渭曾有一副寓意深刻的对联“世上假形骸凭人捏造,本来真面目有我主张”。他说,画中的坏老头就是我!你说呢?
他是一个城市的行走者,也是一个人性观察家,创作视野不断扩大,幽默的叙事手法和纯粹的赤子之心却从未受到影响,以此透视无尽的人生之百态。总感觉先生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查民情;他悠哉悠哉坐在“山头”,手举一架硕大“望远镜”, 嘴角上扬,那风中传递的喧嚣是收获的无尽灵感;又似手中把着一枚“放大镜”,渺乎细微的动态都已化作笔下栩栩如生的百态画面。他说,漫画可以和任何的艺术形式轻松结合,悲喜剧,正剧,任何题材都可入画,可整本整本画,但是他也感叹如今漫画进入“冰冻期”,周遭环境“卷”得厉害,“卷”的像“大麻花”。
从最早的《葫芦头》,到同期的《大鼻子情圣》《大大可笑糖》,再到《芭芭拉小姐》……《坏老头》闷头创作的朱森林先生,无意间已圈粉无数,近年开微博、又开抖音直播才跟曾经的小读者对话互动,与曾经以他的漫画伴随成长的粉丝们畅聊:聊生活,聊文学、聊曲艺、聊心理,聊艺术与未来……
先生除了绘画,相声、小品、朗诵、影评,长篇小说播讲等可以说多才多艺,他是完全靠自学绘画,由民间走上职业漫画家之路而接地气的“漫画大师”。采访快结束时,先生自豪说,受其影响,自己儿子学了漫画专业,也发表漫画作品。言传身教,小孙子从几岁就开始画漫画,疫情期间关在家里,以幻想模式画气球带着自己周游全国为主题的漫画,连续画了七十多套。漫画艺术在传承。真棒!
当你跋涉在弥漫红尘的现实之路,当你蜷缩于孤独静寂的心灵角落,当你累了、倦了,翻开朱森林先生的漫画,也许会微微一笑或眼眶一热,暂且偷得浮生半日闲,与一见如故,知遇之恩的“朱大大”心灵默默交流,倾诉衷肠,也许,他灵机一动,你我皆已走进他的漫画作品中,他在偷着乐呢!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