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艺术 >

王来华——糕饼印模中的猪形象(组图)

清代徽州的“小三牲”印模

民国时期青岛地区的猪首印模

漠舟/刻

  以生肖论,今年是猪年。对于这个生肖,中国传统的说辞甚丰,如“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分明把猪看成了家中宝贝。在天津,老百姓很喜欢选择“肥猪拱门”的窗花,即使是别的生肖年,也不例外;到了猪年,更是大用特用了。从除夕到元宵节,其乐融融,人们始终把猪的形象看作吉祥的生活象征。经过文化装裹的猪,俨然成了一位传送福气的生活使者。

  其实,猪代表吉祥,是有历史依据的。中国文字形成初期,猪与“家”便密不可分:“家”的底部,便是传统的象形字“豕”(即猪),这大概是指家里有猪,才是生活富足之家。于是,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猪的形象。这些可爱的家伙也自然包含在人们常用的糕饼印模中,丰富了糕饼模的传统文化。

  以前,猪形象的糕饼印模,主要用来制作状似肥猪的糕饼,用来祭祀,用于“祭祖拜神”。祭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们在祭祖拜神时很讲究祭品的使用。在传统祭品中,猪羊鸡等真实物品常被使用。不过,在春节等节日的祭祀中,普通百姓常常使用真品的“替代物”,即用模子刻制的猪羊鸡鱼等点心来祭祀。这样,既可节省开支,还可减少麻烦,心意到了就好。在古徽州,号称“小三牲”(当地指猪、鸡和鱼)的糕饼,就发挥了这个作用。此类情况,也常常出现在其他地方。在笔者收藏的糕饼模中,就有一个广西钦州地区卧猪纹饰的印模,还有一个山东青岛地区的猪首纹饰印模。祭祀是按一定的仪式,向逝去的祖先和与人们信奉的神灵致敬和献礼,以丰盛的贡品和虔诚的态度膜拜,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和降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大三牲”(指猪、牛、羊)之一的猪就显得尤为重要,猪形象的贡品也格外受人追捧。

  祭祀之后,贡品可供人们直接享用。天津人称之为“供尖儿”,并把贡品看作吉祥的吃食。依老例儿,在祭祀后相关人都是要品尝的。可以猜想,人们在制作猪形象纹饰的糕点时,一定会把这个形象刻画得优美一些,让相关糕点,不仅好吃,还要好看。

  在旧时的山西,因为小说《西游记》的流行,孙大圣、猪八戒形象的糕饼印模常常被使用。春节时,用它们来制作的糕点,主要是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满足当时的孩子们对美食的欲望。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