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艺术 >

逸趣匠心——刘 毅(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天津是九河下稍,又是群贤麇集之地,就“文艺”而言,天津常被喻为藏龙臥虎之地。这不仅反映在诗文写作、书法绘画、歌舞戏曲、等诸多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各种工匠手艺和杂艺技巧方面。特别在艺术和技艺上,更是人才济济高手多多。这些各个门类里的“大工匠”,经月常年不舍昼夜地在精心制作着工艺艺术品,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用大工匠的严谨细致抵御粗制滥造,用艺术的一丝不苟和急功近利抗衡,为我们的艺术长廊增添独出心裁、技艺超群的艺术精品绝品,他们的作品有些成了名家学者的文玩,有的归属收藏大家的杂项,更多的为大众喜爱的玩艺儿……【逸趣匠心】栏目,向读者介绍这些或闻名于市或默默无闻的“手艺人”、“大工匠”。本期我们推荐艺术家刘毅和他的精品佳作。

耕石有感(一)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此组作品为九只鳌龙,分别采用寿山石,巴林石,老挝石和四川绿等不同产地的石料。雕刻出九种颜色,形状各异的鳌龙。鳌龙在水,当激流勇进,方可独占鳌头,。而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积极进取,也要把握进退。

耕石有感(二)

  如何用好巧色是石雕创作中体现作者艺术水准的重要尺度,一块石料会有两种,甚至三四种颜色。如何将各种颜色巧妙合理的运用好,决定了一件作品的成败。不过,俏色的运用更要把握好取舍。既要将可以利用的颜色用足,又要将多余的部分大胆地舍弃。

耕石有感(三)

  印钮雕刻,虽为小道,但其风姿独绝,魅力无穷,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然而近年来,印钮雕刻越来越趋于以精致,繁冗为时尚,而失去了明清以来注重形体、气势的表现。其实古兽的雕刻,应该是取自于自然动物形体加以造型的创作。气是神韵的融入,势是形体的表现。

耕石有感(四)

  石头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因此,以石料作为文房用品,更为文人所推崇。此组作品由笔架、笔洗、笔舔、墨床、水盂、砚滴、印盒、印章等八件组成。采用一块原石雕刻而成,因此颜色纹理统一和谐,器物形体古朴,线条流畅。文房器物除了有实用价值以外,更具备观赏与把玩的价值,是名副其实的文玩。置于案头,营造了一个窗明几净,赏心悦目的文房意境。

耕石有感(五)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用具中,外形和题材皆是以吉祥、平安、祝福、如意等为寓意。既祁求国泰民安,又自求万寿无疆。此组作品以桃为素材,分别利用石料的原色,巧色雕刻为笔架、水盂、笔舔。利用原石中的几处红色雕刻成两只蝙蝠,寓意福寿双全。

耕石有感(六)

  印盒是文房中的重要器物。比件作品以古钱为题材,盒身为扇形,盒盖雕刻中国古代的刀币、布币及五铢、乾隆通宝等著名钱币。另外,雕刻有一枚仿布币形的连珠印章和一枚元宝形印章分置于盒内。同时,在盒内刻一枚“五福”花钱,并在穿孔中凿出印泥池。钱历来被世人认为是俗物,但与文房器物结合起来,就有了大俗大雅的味道。

耕石有感(七)

  几年前,在古物市场得一残旧老砚,砚面很是斑驳。经过构思,利用砚石外形残旧的砚面,略加整飭。刻成一册残旧的古版线装书,以砚面中间完整的部分磨为砚堂。砚的被面恭刻弘一大师法像。作品完成后,做成拓片并请著名文化学者姜维群先生和画家曾昭国先生分别题诗和画清供图一幅。一件集砚刻、砚拓和诗、书、画于一体的作品完成。

  刘毅,号耕石,1965年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自幼喜欢木雕、篆刻艺术,师从北派宫廷制钮大师张金玲先生。近二十余年来,手不释刀、耕石不辍,专事巴林石、寿山石的印钮、把件、摆件的创作,先后创作作品一千余方。其作品既有北派印钮粗犷、简洁的风格,又有南派精致、灵巧的特点,同时广泛吸收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如竹雕、木雕、玉器、牙角雕等门类的优秀技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其印钮、摆件等作品广受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并为日本、香港、马来西亚、台湾、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家收藏。作品先后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今晚经济周报》上发表和介绍。2000年5月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文化视野》作了专题报道,1991年参加《1991天津民间艺术展览》获最佳作品奖。 2006年、2014年分别参加《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第四届天津民间》获民间艺术精品展铜奖。近年来创作了一批文房用品,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喜爱。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