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报道 >

陈春祥——赏奇石品书画 乐享人生雅趣(图)

组图 陈春祥收藏的每件藏品都是他的乐活载体 高莹辉/摄

  很小年纪就去甘肃兵团支边的陈春祥,虽没机会上大学从事文化专业工作,却在中年之后迷上了赏奇石、品书画,逐渐成为颇有专业眼光的收藏爱好者。他说,每天陪着自己的这些“玩意儿”就是最大的人生乐趣。

  邂逅奇石结缘收藏

  从甘肃回津后,陈春祥开过饭店,当过企业总经理,靠辛苦打拼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但他内心却总觉得缺点什么。一次与石头的邂逅,点亮了他心中的文慧之光,开启了他的收藏之路。

  四十不惑那年,老陈忙里偷闲,跟家人去龙庆峡旅游。在一家奇石店,他被一些钟乳石吸引住了。他借故留下,打发家人游玩,自己在店里仔细观看,见这些石料色泽品质都不错,有的上面还带有小虫的遗迹,遂将几块钟乳石全都买下。家人游玩归来,见他脚下堆着石头,十分诧异。老陈笑着说:“这可都是宝贝啊,快帮我弄家去。”

  回到家,老陈立即给石头清洗保养,年代久远的钟乳石拭去尘灰,光泽晶莹,熠熠生辉。陈春祥大喜过望,爱不释手。后来,他用这些石头换来了贵州五彩石、紫晶石、寿山坑冻石等好几种奇石,而那块有小虫遗迹的钟乳石则成了他奇石收藏的奠基之宝。

  后来,陈春祥远赴浙江、福建、广东等奇石产地和集散地,实地考察奇石的矿脉、冻坑,现场感受奇石的雕琢加工,掌握了不同石料的辨别区分技巧。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四大名石之首的福州寿山石,其丰富的种类、多彩的颜色、精致的加工和久远的传承令他震惊。

  此次长途考察,陈春祥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寻到多件稀罕宝物。有产于福州寿山的“芙蓉石摆件”“鹿目田山水摆件”,产于浙西大峡谷源头的“昌化鸡血石摆件”,还有产于广东肇庆的“广东青绿山水摆件”等珍品。

  从2011年开始,陈春祥多次将藏品送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节目参加鉴宝。“广东青绿山水摆件”“四川翠玉雕件”“寿山石百财雕件”等荣登藏宝台,跻身奇石藏品魁首。

  交朋好友乐在其中

  在四大名石中,陈春祥尤其喜爱田黄石章料。此石产于福州寿山乡“寿山溪”旁的稻田底下,因呈黄色而得名。老陈陆续收集了不少佳品,有时和朋友交流,常会赠送给宾朋好友。

  田黄石中,有一种“三联章”的佳品,以乾隆的三联玺最为著名,它由两枚方形,一枚椭圆形印章组成,晶莹剔透,刻工精细。后来,市场上出现了更复杂的“五联章”。陈春祥收集了几套都是鱼脑冻、牛角冻之类的上品,吸引了诸多爱好者前来观看。一位来客观赏时动手摆弄,碰断了一组五联章的精细链环,不知如何是好。陈春祥虽很心疼,却好言抚慰说:“没事儿,以后小心吧,这印章我想办法修补。再好的物件儿也没有人金贵。”这就是陈春祥朋友众多的原因。

  本市著名宝玉石专家赵彦明很欣赏陈春祥的人品和聪明好学。每次有了好石料,陈春祥总是先向赵老师讨教。两人同有知青经历又都与奇石结缘,自然成了很好的朋友。陈春祥还热心组织奇石藏品鉴赏讲座,邀请赵彦明等专家义务鉴定藏品,传授奇石知识,提高藏友的鉴赏力和收藏水平。

  要办四扇屏书画展

  四扇屏是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作品通常由国画或书法创作的四幅屏条组成。各屏条之间的画、文都有内在的联系,比如: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小时候,陈春祥记得家里曾挂有一幅四扇屏山水画,他很喜欢,有事没事常看上几眼,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没了。数十年过去了,他心里始终记挂着。一次,他请一位画家按记忆重画,居然跟自己梦中的一模一样。从此,老陈迷上四扇屏,决心搜集一批有特色的四扇屏作品,办个四扇屏书画专题展览。为此他费时多年,现在终于接近完成。

  在这些四扇屏作品中,中国美协会员张运河的大写意花鸟“四禽图”,以鸡、鸭、鹅、鹌鹑入画,各具神态,淋漓尽致,生趣盎然;北京名画家李立功的垂钓图,以白描线条勾勒人物,景分四季,鱼似有无,简洁传神,深有古意;国画家高学年、史玉伉俪的工笔花鸟,精美灵动,相得益彰;还有民间老画家的青绿山水、国画新秀的漓江山水等等。不求年代久远、巨擘大腕,但要特色鲜明,风格多样。从选作品、定题材、看风格到装裱、配镜、摆放,陈春祥无不煞费苦心。多年来,他和一些书画家成了朋友,与书画家们的密切交往,也使他的书画鉴赏水准不断提高。

  去年隆冬时节,陈春祥从产地得到一块酷似腊月冬梅的花灵璧石。这块奇石高一米多,从底部向上分开的扇面似的枝杈上,挂满了紫红、乳白色的朵朵石梅花,堪称少见的灵璧石奇观。他高兴地请朋友们来欣赏。

  陈春祥说,他喜欢奇石书画就是个人爱好,通过集藏品、交朋友、长知识,让生活更有乐趣。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