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文化回归社会、以文化服务社会
天津艺术史学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日前成功举办,与会人员就天津艺术史研究的多个方面展开研讨,以学术研究的成果积极挖掘天津历史文化传统,让文化回归社会,以文化服务社会。
本次学术年会举办期间,参会人员首先参观考察了位于五大道民园广场的和平区非遗展览馆、拜石博物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平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在参观拜石博物馆举办的“天造山石入画来——陈钢山形石绘画作品展”后,部分参会人员表示,此次展览的作品是新时代文艺创新的创举,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艺术史研究课题。
天津艺术史学会的17位会员出席了本次学术年会,另有4位会员提交论文以书面发言形式参会。章用秀的《津门诗钟说略》、甄光俊的《北方昆曲在津简史》、尹树鹏的《天津的新音乐活动》、张春林的《天津玻璃画的传承》、刘利祥的《天津车站名的命定使用习俗》、王海冰的《曹禺与天津文化影响》等研究,紧密围绕津沽文化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要将历史文化传统转化为现实优势,让学术研究成果回归社会并服务社会。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