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报道 >

冯骥才——《俗世奇人》再续新篇(图)

一幅有滋有味天津卫画卷徐徐展开

F201103101053431688281192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会名誉会长。


       其创作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珍珠鸟》等,同时他也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等国举办个人画展,曾获百花文学奖。


       2022年1月7日,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决定聘请冯骥才担任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冯骥才《俗世奇人》再续新篇


  《俗世奇人(肆)》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此为冯骥才经典系列小说“俗世奇人”的最新一集,照例由十八部短篇小说组成,配以精选的《醒俗画报》插图。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多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异士。较之前三集,此次冯骥才的笔法更为纵情恣意,情节跌宕陡转、出人意表,谐谑下见深刻,轻快里蕴凝重,一幅天津卫地域习俗、风景人情、生活面貌画卷徐徐展开。


  冯骥才在该书的短序中表示,写作是心灵的事业,不能说成瘾,但承认自己写《俗世奇人》已经成瘾,因为这文本太过另类。“我写别的小说都不会这样。只要动笔一写《俗世奇人》,就会立即掉进清末民初的老天津。”


  冯骥才说,不只是小说里的市井百态和奇人奇事让自己能够继续写下去的,让他沉迷的更是一种极酷烈的地域气质,一种不可抗拒的乡土精神,一种特异的审美。“在这样的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固然重要,但他们共同的集体性格更为要紧。这些人物,不论男女、长幼、贫富、尊卑、雅俗、好坏,就是猫儿狗儿,也全都带着此地生灵特有的禀性。比方,强梁、爽利、好胜、幽默、义气、讲理讲面等等,这种小说的审美别处何有?”冯骥才讲,在这小说的语言中要的不是天津味,而是天津劲,“也得强梁、爽利、逗哏、较劲、有滋有味才是”。


(今晚报  记者 高丽)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