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铁林——津门“样式雷”等比例打造“红模”(图)
老木匠全手工制作 真实还原红色场景
杜铁林与他制作的“一大会址”模型 李梅旭 摄
暑假到了,河东区的一位“老手艺人”又忙碌起来,他用自己的作品宣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还要把他的技艺教给孩子们,丰富社区孩子的假期生活,他就是河东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辅导员杜铁林。
年过七旬的杜铁林出身木工世家,从他记事起就看着爷爷、爸爸干木工活,很小就开始和长辈们一起拉锯刨木材,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木工技术。退休后,杜铁林更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纯手工制作中。杜铁林有两件“看家宝”,一件是“一大会址”模型,一件“红船”模型。
“一大会址”模型是他和他的好友李月、吕鸿芬经过广泛搜集历史资料,以椴木为主材,采用榫卯结构,按照1:65的比例,对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风格建筑“党的一大会址”进行了仿制。“红船”船身有近2米长,内设前舱、中舱、房舱、后舱,大到船板小到雕花,全是手工制作完成。不仅对历史建筑原状进行了制作,而且模型内部布置的展柜、圆凳、桌椅以及参会人员照片等都进行了原比例缩放制作,甚至每一扇门都能灵活打开,惟妙惟肖。
杜铁林骄傲地说:“我做的这艘‘南湖红船’与真正的南湖红船可以达到95%以上的还原。”说起制作红船模型的初心,杜铁林说:“红船是我们党成立的象征,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我是一名老党员,对党的先辈无比崇敬,所以我要把红船精神发扬光大,并继续传承下去。用作品向身边人以及年轻人宣传红船精神,传承红色精神。”
多年来,杜铁林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和孩子们的认可和欢迎,被多所学校的聘为校外辅导员和学校关工委的“五老”辅导员,多次受到市、区关工委的表彰,获得河东区老有所为之星称号、京津冀“十佳银发达人”称号。他表示,今后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精彩。
(中老年时报 记者 李梅旭 通讯员 潘 莹)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