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报道 >

文化学者姜维群:冬至到了数个九

1723736926adab7d

姜维群

640 (1)

冬至到了数个九

姜维群

微信图片_20210630114027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英国的气象学泰斗萧纳伯,在1928年的国际气象台台长会议上,以英国气象局局长的身份,倡议欧美各国采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说明了它科学的实用性。冬至的这一天,白天最短,有了这个节气一目了然。然而在国外,这个日子没有特定的标志。

国外讲究科学,科学得刻板教条索然无味。譬如说蝉鸣,将之分为若干种,什么集合声、求偶声、受惊声,科学固然科学,却没有了诗情画意。为什么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因为许许多多平常的日子,古人把诗意填充了进来,就像冬至这一天开始的“九九消寒图”。

这是一个很中国的情趣记天游戏。人都是不知不觉盼望春天的,从冬至此日算起,以九天为一单元,一共排起九个单元计81天,于是一个格外诗意的名字出现了——九九消寒图。此处的“消”神来之笔也。试想,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消失没了,寒冷也一天一天的消减掉了,诗韵满满的冬啊。

有了诗的题目,当然要有诗句。从民间到宫廷都用这个带有游戏性质的画图,那个时候日历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为了让春天的脚步明晰起来,找出来9个字,每个字笔画9笔,每天描上一笔,等到都描全了,春天姗姗来了。

一般是哪几个字呢?“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像不像一阕短词: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企盼春天的心情跃然纸上。

九,这是古代很严肃的一个数字,代表着阳数的最大,于是乎,皇帝首先占用了,如九五之尊,如紫禁城的大门是横九竖九的81个铜钉,任何人不得僭用。

“九九消寒图”横跨冬春两季五个节气,清代的王之翰《九九歌》用诗的形式将之记录下来,不啻通俗的教科书——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资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三川草木五装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

三九严寒水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不空。

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褐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足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佳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

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

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绿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可以看到,把这冬去春来的八十天,从天到地由外及里,从皇宫内苑到地头田间,用优美的诗把气候的变化娓娓道来,不能不说诗的无处不在。

冬至是中国的“九文化”,在这样的日子里,数一数这个数字,伴着凛冽的寒冬,伴着呼啸的北风,伴着纷纷的飞雪,胸臆中的诗意在不经意间,笑盈盈的春天来了。

冬至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点击链接 继续欣赏

文化学者姜维群——读书念书背书和看书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