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报道 >

诗酒趁年华 杯盏映乾坤——第二十一期“天津诗人读诗会”在酒博印象博物馆圆满落幕 (图)

图片1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  2025年6月29日上午,坐落在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道的“酒博印象博物馆”内,酒香氤氲,诗韵流淌。这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酒文化殿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酒文化藏品闻名津门。酒博馆主体建筑采用新中式设计,青砖黛瓦间点缀着现代玻璃幕墙,既传承了中华传统建筑美学,又彰显着当代文化空间的开放姿态。馆内珍藏的历代酒器、书画作品和酿酒工艺展示,为本期读诗会增添了绝佳的文化氛围。

第二十一期“天津诗人读诗会”以“酒”为媒,邀约天下诗友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盛宴。本期活动由"天津诗人读诗会"主办,天津茅台文化体验馆协办,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闻杰、中华志愿者协会刘红尘秘书长等五十余位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与会者穿行于酒博馆精心布置的展厅之间,在青铜酒爵与当代艺术品的辉映下,在诗与酒的对话中探寻文化的醇香与生命的真谛。

酒博印象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该馆自开馆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集展览、教育、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平台。其常设的“中国酒文化千年巡礼”特展,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生动展现了从商周青铜酒器到现代酿酒工艺的完整发展脉络,为本次诗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语境。博物馆二层的“诗酒雅集”主题展厅,更是成为了本期活动的主会场,让诗与酒在这方天地中相得益彰。

图片2

酒韵千年,诗心未改

活动伊始,酒博印象博物馆负责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这座承载着千年酒文化的殿堂里,我们以酒为媒,以诗会友,共同开启这场诗酒交融的文化盛宴。酒,是灵感的催化剂,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诗,是情感的容器,是中华文明最璀璨的瑰宝。今日我们以酒会诗,以诗佐酒,让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都在这一杯一盏间重现。愿各位在这方充满诗意的空间里,在青铜酒爵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的氛围中,寻得属于自己的诗意瞬间,感受中华诗酒文化的永恒魅力。”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天津诗人》读本总编辑罗广才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本期主讲嘉宾、著名诗人陈泰灸老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放眼古今中外,以酒为题材的诗不胜枚举。酒在诗中既是液体情感,又是文化镜像,其双重性折射出人类精神的明亮与阴影。”

图片3

经典诵读 深度品鉴

活动现场,二十余位诵读者依次登台,演绎中外经典酒诗。杨郁卉博士诵读北岛的《祝酒》,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思考娓娓道来;张嘉璇深情呈现博尔赫斯的《酒的十四行诗》,展现跨界文化的诗意共鸣;李华演绎海子的《酒杯》,传递出诗人独特的意象世界。

点评嘉宾陈泰灸对每首作品都进行了专业解读。在点评北岛《祝酒》时,他结合2011年与诗人同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经历,解析诗中"夜色多么温柔"背后的时代印记;赏析博尔赫斯作品时,他指出诗人将酒视为"液态的时间",在杯中凝聚文明的深邃。

图片4

即兴诵读 精彩纷呈

随着活动氛围渐入佳境,现场增设了自由诵读环节。河北省沛然集团董事长苗笑阳即兴诵读李白名篇《将进酒》,浑厚的嗓音再现诗仙豪情;陈毅特型演员闻杰深情演绎个人诗作,展现表演艺术家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天津新港海关的景峰诵读原创作品《诗酒人生的绽放》,分享参与读诗会的真挚感悟。

天津市辰庆小学校长周则伟精选张二棍诗作《太阳落山了》与个人作品《初春的雪》进行对比朗诵,呈现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天津滑富强文学现象研究会理事岳兵带来原创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以真挚情感打动在场听众;“天津诗人读诗会”艺术总监苏洋再次演绎罗广才的《再见岁月》,为诵读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书画相赠 情谊长存

在庄重温馨的赠画环节中,史忠义老师代表主办方向天津酒博印象博物馆赠送著名书画家谷军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中华志愿者协会刘红尘秘书长向点评嘉宾陈泰灸老师赠画致意。这两幅以酒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佳作,既是对活动协办方的诚挚谢意,更是对诗酒文化传承的美好祝愿。

图片8

赠送著名书画家谷军作品

图片9

赠送著名书画家谷军作品

以诗为舟   再启新程

香港文联常务理事张秋玲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今天的读诗会如同一坛陈年佳酿,让我们看到诗歌最本质的生命力。天津诗人读诗会用二十一期的坚持证明,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依然需要慢读与深读的文化姿态。”

图片10

图片11

活动尾声,主办方宣布第二十二期“天津诗人读诗会”将走进贵州六盘水。正如罗广才先生所言:“诗与酒,终将化作照亮未来的星光。让我们以诗为证,在喧嚣中守护寂静,期待下次再聚。”

( 文  /罗 怡  摄影/周永军)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