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第六届民间艺术展邀你来与艺术大师同台互动(组图)
“寻”的就是你
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民协联合主办的天津市第六届民间艺术展,将于2018年11月17日至25日在天津博物馆四楼未来大厅全情展出。展览期间,每天都将举办不同艺术门类,精彩纷呈、别开生面的民间艺术体验活动。我们将每场邀请10位幸运嘉宾与民间艺术家在现场共同制作民间艺术品,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精巧奇绝,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您想要亲身参与体验吗?想要面对面感受大师风采吗?想要亲手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吗?请关注“天津市文联”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吧。具体参与方式见文末。
魏宝全,男,汉族人,1963年生于天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和重陶,很早就喜爱上了木制品的修理和制作,数年来通过对各种木材的研究与揣摩利用木质特性给合作者独到的见解,创作出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木质壶,他的每一个作品都蕴藏着一个故事和一份福气。现为河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氏木壶雕刻技艺传承人。
魏宝全/艺术作品
分享内容
介绍倒把酉施壶:传统制作的壶都是上边大下边小,而这西施壶正向反,因为它的嘴小圆润,如同古代美人,所以得出美名倒把西施壶。
体验内容
木质茶壶的打磨工序,要几种不同形号砂纸打磨。
李爰,字清风,号明心夫人,出生于天津市河西区。李爰多年来遍访群山,拜会名师,博彩众芳,励志弘扬中华传统香文化秉承古法手工制香,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香文化,让更多的人与香结缘,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李爰/香珠作品
分享内容
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历史,以及古为今用的形式与发展(主要分享的主题、作品及其特点、文化知识)。
体验内容
香珠、香牌的基本制作工艺(体验制作物品名称、样式,主要学习技法)。
特殊说明
参加香文化课程不可喷香水以及味道较大的化妆品,这样会掩盖香材的本味。
吴龙元,男,1940年生人,中国民协会员,天津民协理事,天津工艺美术大师。1962年开始对其父吴敬斋先生的传统瓷刻技法和工艺(划刻与双手錾刻)进行研究,考查历史,进行理论分析,于2012年在中国(上海)民间手工艺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民间手工艺(瓷刻)的传承与创新”论文。几十年来,他“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在瓷刻艺术上的两项国家发明及创新的技法与工艺使天津瓷刻艺术始终立于全国前列。吴龙元为人低调、谦和,名利无求,他功底扎实,作品独特,几十年来坚持公益教学授课。作品作为省市级礼品被十四个国家、地区收藏。
吴龙元/作品
分享内容
讲座《天津瓷刻艺术的现状》:1.瓷刻从清至解放前的兴衰史;2.陶瓷及种类;3.传统瓷刻刀具及天津刻刀特点与使用方法;4.所备附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瓷刻技法的掌握及关键点;6.怎样刻线与刻面,点面结合与透视关系;7.瓷刻的颜色种类及上色方法;8.瓷刻步骤;9.如何刻出好作品。
体验内容
现场展示瓷刻艺术,请体验者参与瓷刻制作。
霍树林,天津杨柳青人,杨柳青年画霍氏第六代传人霍庆有之子,霍氏第七代杨柳青年画传人。霍树林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杨柳青年画技艺,具备较深厚的美术功底。2006年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首届年画节;2007年参加杭州第二届民间艺人节,作品《钟馗》获得中国民间艺人奖;2008年天津市民协主办首届民间艺术展,个人创作作品《富贵有余》受邀入展;2010年举办天津民间艺术展,本人创作年画作品《三羊开泰》被收录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选粹》并获得铜奖。
霍树林/杨柳青年画
分享內容
1.学习杨柳青年画有着很深的地域性的文化;2.制作一张年画要经历五道工序:勾、刻、印、绘、裱;3.分享人生感悟:重复与积累是人生中的必经之路,每一次印刷,就如同日新月异的生活一样。
体验內容
体验年画中的第三步刷版技术,了解年画印刷制作技术过程(纸的选材、印刷当中难题等),与大家共同分享印刷当中的快乐。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