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根人民描绘古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采风写生展”在京开幕(组图)
“扎根人民描绘古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采风写生展”于2018年11月27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开幕式,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36位画家精心创作的69幅写生作品与首都群众见面。
开幕式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悦石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副主任郑光旭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杨华山主持开幕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当代艺术家有这样的期许:“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艺术家“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号召,呼应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画家自去年以来,多次深入基层,在白洋淀及其周边地区写生、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听着鸡鸣狗吠,跟随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村生活节奏,画家们对于自己的创作对象有了特别深切的体会。有风中摇曳的白洋淀芦苇,大色块的丰收田野,浓墨重彩地描画着正在进行中的当代历史。也有部分画家乐于追溯古代雄州的历史,将历史的辉煌和当代建设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连**作家莫言先生也参与其中,共同创作了以古雄州历史为题材的大画:雄州自古拥有河湖之利,农桑富足,商贸繁荣。在隋唐时候,这里的丝织业居十道之首;宋辽时期,这里的茶马互市也很兴盛。另有定窑瓷器,远销海外……辉煌的历史远去了,画家们却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实地踏勘之后,一一将其呈现于笔墨之间。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悦石,以及美术创作中心副主任郑光旭在开幕式上发言。展览开幕式由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杨华山主持。
谭平副院长说:“雄安的规划是国家百年大计,我们研究院的艺术家从去年开始策划相关的艺术写生创作活动,今天的展览算是一个开始,以后将更深入全方位地去理解、研究与表现,将更多更好的艺术品奉献给社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作家莫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朱乐耕、副院长徐福山,以及多位参展艺术家及特聘研究员出席了开幕式。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4日。
徐福山 96cmx180cm 中国画 2018
*德芳 玉兰花开 33cmx68cm 中国画 *德芳 2018
卫德章 祥云白洋淀 68cmX128cm 中国画 2018
林维 嘹唳雪天声 纸本设色 97cmx181cm 2018
张爱玲 芦花拂秋 工笔画 182cmx100cm 2018
洪潮 易岸晨霭 96cmx180cm 纸本水墨 2018
溪岸听泉 47.5cmx47.5cm 纸本设色 刘万鸣 2018
臧家伟 净土 198cmx240cm 纸本设色
吴悦石、莫言、徐里、杨华山合作 古雄安丝路卷 1.9m×10m 2018
郑光旭 盛荷 195.8cmX91cm 油画 2018
赵文江 古雄州胜概 145cmx360cm 2018
吕品田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纸本墨水 15厘米×20.5厘米 2005
白洋淀晨曦之二 布面油画 112cm×162cm 2018 徐晨阳
吴成伟 五牛图 90cmx60cm 油画 2018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