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刘凤芹:喜爱藏书 家是朋友眼中的“资料室”(图)

王健/摄

    家住河北区川云里小区的刘凤芹,酷爱读书藏书,收藏书籍4万册,家中也成了“资料室”,在她收藏的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单是捐出去的书就4千册之多。

    在刘凤芹的家中,里面并无几件家具。面积不大的屋子被书籍占去了大部分空间,贴墙站立的12组高高置顶的金属书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类藏书。书桌、饭桌、地板上,甚至阳台上全是书,好几摞堆在地上的书刊,半人多高。

    这不是图书室,也不是书店,而是刘凤芹多年淘来的宝贝书籍珍藏至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爱人喜欢去图书馆借书看,后来把书弄丢了还不上很麻烦,慢慢地我俩就自己买书看。一没事了我俩就是各种书摊淘书。慢慢地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刘凤芹介绍道,最开始的时候家里的书就随手这么一堆。后来家里的书太多了,家里就慢慢地增加书架。刘凤芹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共收藏4万余册各类书籍。“因为家里书太多一直没买什么家用电器,就连冰箱也是刚买了半年,就是因为家里空间都被书占据了,就连床底下也都是书。”

    “自从爱人去世后,我买书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看到喜欢的书就想买回家。记得有一次我在淘书时,看到一套《天津民风》,当时因为价格的原因,犹豫半天没舍得买,回到家里后,晚上就睡不好觉了,一直惦记着这套书。早上我儿媳妇半开玩笑地说我,‘看我妈,这一晚上都没咋睡觉,净想着那套书了吧,一会儿吃完早点,没事赶紧买回家来。’”刘凤芹一边笑一边细数着这些年买下的书的种类,“我买的书比较杂,有经济、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医药等多方面的书籍,还有很多小人书和杂志。这些也是得益于家里人的支持,吃穿可以随意,买书就不行,这么多年,在书上没少花钱。有时候儿子想看什么书我也帮着淘来,现在小孙子上幼儿园了,我这里的这些书都留给他慢慢看。我们有一个藏书爱好者的微信群,在那里我们经常互通有无,我的很多有副本的图书在那里赠送出去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今,刘凤芹的私人藏书室变成了周围朋友查阅资料的“资料室”,很多朋友都可来看书、借书。

    买书无数,在刘凤芹这里,送书依然没有仔细记录。“送出去好多书,凡是我知道有需要书籍的地方,我都主动联系对方把书打包送过去。”从刘凤芹手里送出去的书足足有四千册之多。“一次和朋友聊天得知宁河兴家民俗博物馆要开馆,我想着我有一套册页装的《寒秋津卫图》,就捐赠了过去。”刘凤芹笑着说,“我从小就喜欢看书,藏书一直是我的爱好,如今的藏书全部都是旧书,它们更有历史的味道。”

    刘凤芹爱书,也爱读书的人。如今她和一群喜爱做公益的伙伴们义务做志愿者。“我个人能力有限,但是我能出力的地方绝对不含糊,如今我认识了更多喜欢做公益的朋友,我和他们一起继续做些发光发热的事情。”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