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老圃陈秋──孙伯翔书画艺术展”开幕(组图)

碑学巨匠孙伯翔

    作者简介:孙伯翔,1934年11月生,天津市武清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师承王学仲、孙其峰诸名家。潜心翰墨至今六十年有余,曾习唐楷,后专师北魏石刻。早年书法筑基于《龙门二十品》,六朝摩崖、墓志,其中尤钟情于《始平公造像》、《杨大眼造像》、《魏灵藏造像》。取法高古,得其神髓,为当代书坛所称道。近年多有变法,碑中寓帖,方峻挺拔中含清新灵动。其用笔方中寓圆,刚柔相济,中侧兼施;结体开合有变,天然成趣,雄浑博大;通篇血脉畅达,精神飞扬。其书重法度,讲情性,主革新。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国际书法展,中国新加坡第二次联展等。日本《现代临书大系》收录了其临碑之作,《中国书法》、《书法》均发表专论,评介其书法成就。作品收入《中日书法作品集》、《中新书法联展作品集》、《中国当代百家墨迹作品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约其任书法课讲师。

孙伯翔/书法

“孙伯翔书画艺术展”在京开幕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这40年也是中国书坛振兴的40年,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先生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和见证人。昨天上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市文联共同主办,天津市书协承办的“老圃陈秋──孙伯翔书画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现年85岁的孙伯翔是当代书坛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大家,被称为当代碑学艺术的奠基人,曾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重要的展览参与者和发展见证人,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文联造型艺术奖和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此次展览是继2013年北京中国美术馆、杭州西湖美术馆,2015年天津美术馆,2016年南京江苏省博物馆等地之后又一次举办的孙伯翔大型个人书画作品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孙伯翔书画作品126幅,其中国画作品43件,均为近两年的新作。书法以魏碑行楷为主,旁及草、隶、篆;国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八尺高的15条屏行书作品《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气势非凡,笔精墨妙,可以看出其魏碑书法与帖学经典进行巧妙结合而达到碑帖兼容的创造能力。此次展出的两件20米的书法长卷《岳阳楼记》和国画长卷《水墨花卉》同样精彩纷呈。孙伯翔先生在致辞中说,我感谢时代,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身在福中要知福,既要享这盛世清福,也要和后学同道一起,心怀正大气象,紧追时代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遵循传统,开拓创新,努力努力再努力,绝不虚度年华。

  来自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书协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及各地书画界人士、观众共五百余人出席了活动。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镜明高度评价了孙伯翔的艺术成就和人品。她说,孙伯翔先生继承了中国书法深厚的艺术传统,尤其在碑学书法的发展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艺术成就,他崇高的人格风范赢得了天津市乃至全国各界的广泛尊重。孙伯翔先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化建设、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人。他的艺术造诣和深远影响,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经过刻苦磨砺、勤奋进取、执著追求而达到的。主办此次展览,旨在通过总结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接过他们的历史使命,传承书画艺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文艺家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表示,孙伯翔先生是一位能够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大家。他数十年潜心书艺,勇于探索,顺应时代发展,卓然成就为一代书法艺术大家;他继承并发扬传统书脉,将当代碑学成就推向了时代高度;他的碑学书法以其正大气象的艺术追求,展现了民族气概,彰显了时代精神;他以高尚的人格情操,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人书一体,德艺双馨,表现出一代书法家的优秀的时代风尚。孙伯翔先生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把书法实践与时代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只有把书法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当中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创作灵感和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正能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推崇。我们要学习和弘扬孙伯翔先生时代高标的艺术精神。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20日。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