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毅敏:坚持让我圆了绘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句诗使我想起自己这十多年来在绘画这条路上摸爬滚打的经历。如今,我独创的山水国画“水墨阳光”得到国画界前辈和名家们的认可。名气虽然不大,但对于一个当初的自行车修理工来说,可是天壤之别。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未,那时物质匮乏,经济落后。为谋生计,读到初二,我便辍学跟父亲修理单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一个无奈的选择。
如果不是2001年夏天一个晚上的一组电视新闻带给我的震撼,我的未来或许跟父亲一模一样。新闻报道的是一组来自全国各地12名残疾人画家的画展。他们或缺胳膊,或少腿。为了画画,他们有的用嘴叼笔,有的用脚趾夹笔,有的手脚并用……无论怎样的困难,在梦想面前,都苍白无力。看着那些残疾人画家,我感到自卑和震撼。
从那时开始,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拜师学艺,疯狂练字,练习画画。那几年,从邮电局门前路过的行人,都会看到一个身材矮小单薄、浑身油污的年轻修理工,忙时手拿工具补胎、打气、换胎;闲时手拿毛笔蘸清水,蹲在水泥地上一笔一画地练毛笔字。有人为我的自学精神点赞,但更多的人对我嘲笑和讥讽,说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街头单车修理工居然想做书法家,简直是天方夜谭。
2005年元宵节后,我独自背着行囊到杭州报考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结果成绩竟然高出录取线5分。我并未满足,不久告别妻儿老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去北京寻访名师的求学之路。求学的道路异常艰难,偌大个北京城,我一个来自老区的小辈,谁会接纳我,谁愿意为我传授技艺?我真的很迷茫。后来,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师王中年先生对我的自学精神及作品颇为赞赏,破例收我为徒。
从辍学做修理工到师从王中年先生,我在修车摊上坚守了14年,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了5年,那年我29岁。虽然出身不能选择,但梦想可以选择。当初的单车修理工,因为一个梦想和坚持,才得以行走在绘画艺术这条路上并有所突破。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