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林凤生名画在左 科学在右——光创造了影(图)

附画《圣子降生》

    二十七、光创造了影

  考察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古代绘画时,我们发现,画家并不关心物体投影的存在,最多也只是在物体周围画一些最基本的影子,聊胜于无。总之,画家向观众展示的是一个没有影子的世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对太阳光和物体投影做了研究。达·芬奇还指出了画家不喜欢阴影的道理:“画家很不喜欢光太过于被影子截断。就好像影子是令人不安的分神的要素,没有影子的作品会更加连贯、和谐。”确实,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14~17世纪的绘画作品,画家对物体投影的表达相当混乱。《圣子降生》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圣子降生》是意大利画家卡尔内瓦莱的作品。画面展示的是一个高大宽敞的半开放性建筑,中央的大厅里,几位侍女正在给圣子洗澡,背景的台阶上躺着他的母亲圣母玛丽亚。如果你匆匆一瞥,会觉得画面热闹、华丽,但静下心来仔细观赏,就会发现有点不对劲。建筑物前面的广场上有8位女士在地面上留下了向右偏的投影,这说明光源应该来自左上方。但是,考察建筑物内部上方的投影,光源则应该在前上方。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是:几个巨大的罗马柱竟然没有在地上留下一点点投影。可见画家在表达人、物的投影方面有点随心所欲。

  美国哈佛大学视觉科学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卡瓦纳说:“即使用上好莱坞的全部聚光灯,也无法复制卡尔内瓦莱画的场景。”他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很少会注意这些差别,因为大脑对光和反射的直觉理解非常差。”卡瓦纳还研究发现,当大脑在分析投影时,不会对入射光的方向、物体的形状以及物体与它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存在的差别等方面,给予太多的关注。

  事实上,对于绘画创作来说,投影未必是一个难以安排的累赘,只要处理得当,也可以化平庸为神奇呢!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