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艺术见证时代变迁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 40年来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天津文艺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时雨中实现了时代化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最近举办研讨活动,我市艺术理论研究机构、高校、院团的专家学者共话改革开放40年天津传统文艺的辉煌历程。再度回首这段非凡的岁月,用心感知其间的经验、困难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天津的文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天津各艺术门类很快恢复了元气,并有所创新与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政策逐渐开放,老艺术家们纷纷复出,天津文艺界迎来了一段辉煌时光。这个阶段杨荣环、厉慧良、马三立、骆玉笙等老艺术家重登舞台,他们摩拳擦掌,迅速恢复了青春朝气,将一些传统剧目重新带上了舞台。老艺术家的复出为天津舞台重新注入了活力,为老观众带来了久别重逢的感觉,同时也为新观众带来了新鲜感。众多艺术家的归来,为天津新时期文艺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春风将传统文艺重新带回到了人们视野,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艺。虽然外来文艺给天津传统文艺带来了冲击,但天津文艺在全国仍然处于领先水平,并渐渐成长起来了一批新星。天津戏曲界为了坚持高水平的传承,这一时期开始了“百日集训”,学员们学名家、学经典,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了名角。曲艺界培养出了“四小名旦”。这些新成长起来的人才,支撑起了新时期以来天津文艺界的半边天。《中国戏曲志·天津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曲艺志·天津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民间民族舞蹈集成·天津卷》的编纂,使天津文艺理论取得了辉煌成就。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外来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使传统文艺恢复昔日的风光,天津对传统文艺展开了抢救工作。京剧音配像、流派班等国家级项目提升了天津在全国戏曲界地位。在抢救传统艺术的同时,天津也在不断创新,这一时期天津创作了大量的新戏,例如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大奖的现代京剧《华子良》。这一时期,天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茶馆相声团体众友相声团。

  进入新世纪,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艺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传统文艺的政策,天津传统文艺迎来了振兴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惠民政策的出台,不仅大大激发了天津市民走进剧场的热情,同时也为文艺院团提供了更多演出的机会,增加了院团的演出收入。名家经典演出季、梨园金秋戏曲展演、高端补贴、天津文惠卡等文化惠民举措的推出,把文化惠民与培育文化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以惠民促市场,从而引导更多的市民通过自己购票走进剧场,推动我市演艺市场逐步健全发展的同时,也引导文艺院团按照市场需求和观众需要组织戏剧创作,提高文艺院团的市场意识和竞争力。

  40年,天津文艺界经历了复兴、繁荣和发展的过程。在新时代,天津文艺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天津文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艺术研讨活动,为未来天津文艺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