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遗址(组图)

资料图片:红灯照画本

资料图片:红灯照女兵

今生

    坐落在红桥区归贾胡同北口、南运河南岸的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遗址,是当时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红灯照坛口,是本市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见证了巾帼英雄爱国主义事迹的重要历史遗迹。

    前世

    见证巾帼英雄爱国事迹

    红灯照是义和团青年妇女的组织,首领是自号“黄莲圣母”的船家女林黑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时年约30岁的林黑儿在义和团大师兄张德成的支持下,从杨柳青进入天津,在南运河停船处设立义和团红灯照坛口,组织天津妇女进行反帝斗争,在维护治安、传递军情、抢救伤员等方面颇有贡献。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天津,津城变成了中国人民反抗外侵的前沿阵地。义和团中有一支青年妇女组织——红灯照,她们人人身穿红衣、头扎红巾、脚穿红袜红鞋、手提红灯、肩扛红缨枪,整齐威严。当时在天津流传着“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义和团把国保,要打鬼子红灯照”等民谣。

    当时从山东、直隶(河北)各地来的义和团四万余大军浩浩荡荡聚集天津,设立坛口三百多个,准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林黑儿闻讯,立即在静海独流镇组建成红灯照,驾船摇橹,日夜兼程,顺着大运河直奔天津。当大船行至天津城西杨柳青时,张德成想帮林黑儿在石家大院设立红灯照坛口,由于主家没有应允,林黑儿驾船继续前进,船过梁家嘴和赵家场码头,来到侯家后,这里距三岔河口仅有一步之遥,林黑儿见此处地势很好,就下令停船,在这条大船上设立起红灯照坛口,并在大船的桅杆上高举起“黄莲圣母保护团”的大旗。不久,林黑儿受到总督衙门的召见,还赏给数匹黄布在大船上做幔帐,津门许多青年妇女纷纷加入红灯照,使这支队伍迅速壮大。在红灯照的影响下,天津城内外相继出现了以中年妇女为主体的蓝灯照和以中青年寡妇为主体的黑灯照,均成为义和团运动的生力军。

    红灯照设立坛口以后,经常与义和团主力大军保持联络,林黑儿多次到坐落在西头的吕祖堂(当时义和团的重要坛口)与义和团的著名首领共商反帝斗争大计,策划对敌作战。她组织带领红灯照巾帼斗士刺探敌方情报,站岗放哨,捉拿奸细,在战场上救护伤员,夜晚苦练杀敌本领。

    今生

    市级重点文物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2年7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将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遗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4年8月在停船场处设立“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纪念碑,碑高2.40米,朴素大方、庄严肃穆,为本市又增添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