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润玺票证天地——跨越百年的邮政博物馆(组图)

图1

图2

  天津开埠后,迅速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和工商业重镇,加之毗邻京畿,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活动云集,加大了对信息快速传递的迫切性。此外,天津作为海陆联运的集散地和南北方河海运输的重要枢纽,催生了邮政业务的诞生。种种原因使天津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1876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请设送信官局,清廷总理衙门议定赫德主持仿照欧洲试办邮政。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率先收寄中外公众信件,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至今已有140年。1880年,天津海关书信馆改称海关拨驷达局,1884年迁入新址。1887年改为天津大清邮政局即大清邮政津局。后因邮政业务脱离海关、中华民国成立等因素,从1899年起,此机构改为天津邮政总局、天津副邮政总局、天津邮政分局、直隶邮务管理局。1915年,迁至老龙头火车站旁新局房办公。

  天津在当时作为全国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在邮政史上创造了众多“第一”,包括我国第一个邮政机构海关书信馆、第一个邮政公告《五一公告》、第一条邮路津京骑差邮路、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华洋书信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第一长度的陆上邮路“万里邮路”,等等。2016年发行的《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之中,首枚画面即采用大清邮政津局为背景元素,展现了百年邮政的历史画卷。

  大清邮政津局大楼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清代邮政局房,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加地下室,是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和中国传统砖雕工艺相结合的仿罗马式建筑。外立面采用传统青砖砌筑并辅以各种造型砖雕,扁券门窗的连续设计,凸显规整协调。因其坐落于解放北路与营口道街角,建筑平面呈L型,南端拐角处的八角楼可谓匠心独运。八角楼造型独特,面朝八面,似有邮政业务四通八达之意,与旁侧的原中法工商银行大楼的大弧度转角同为建筑拐角设计的典范。

  鉴于它的历史地位和建筑特色,来新夏先生曾评价道:“在卫城、老街先后消失的情况下,无疑它已是天津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该楼作为我国近代邮政发端的重要见证,已开辟为天津邮政博物馆,并于2010年对外开放。天津邮政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邮政博物馆,内设“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集邮厅”等展厅,展览从时间跨度上分为古邮驿、近代邮政、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五个历史阶段。珍贵藏品包括秦皇古驿道车辙石、一分银、三分银和五分银的整版大龙邮票、总理衙门实寄封、万里邮路上曾使用过的运邮马车,此外还有“全国山河一片红”、整版庚申猴票以及数百枚百年明信片等。展览覆盖天津邮政的百年变迁,展现了独特的邮政文化魅力。

  天津是最早出现集邮活动的地区之一,与之相关的邮票、信封、明信片等邮品种类丰富,林崧、黎震寰等邮坛名家享誉全国,集邮组织和著述影响颇巨。天津邮政博物馆发挥自身特点,发行双重功能的邮品型门券,为集邮爱好者和票证收藏家拓展了集藏领域,增加了票券的收藏价值。邮品型门券有信封式和明信片式之分,明信片式门券可粗略分为两类。不带邮资的明信片款式,如平津战役纪念馆就曾在2002年“北京地区博物馆通票”中设有此种款式,为第一类。第二类为《牡丹》《映日荷花》《马踏飞燕》等普通邮资明信片款式,其中《马踏飞燕》款数量最大,收藏圈称“马片”,遍及全国。对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而言,可在参观景区后,将明信片式的门券投入附近的邮筒寄给自己或亲朋好友,更大程度地增加了门券的使用价值和留存意义。

  目前在收藏市场上可供交流的天津邮政博物馆门券,有近十种。这些明信片式门券主图皆为建筑的外景照,一些集邮爱好者,将这些门券制作成极限片欣赏,增添了多重意义。小尺寸明信片版式(图1),票面以绿为主色,突出邮政属性,照片用邮票齿孔框起。除照片外,辅以白色和紫色标注开放时间、票价、地址等文字信息,左下方有中英文馆名和大龙邮票图案。背面并非全部留白,而是用怀旧老照片风格内嵌作为背景,左侧有两段较为全面的博物馆简介,右侧可书写文字。票券整体设计清新时尚,色彩鲜艳,印刷精美,元素丰富而不杂乱。

  另一类为可撕取的附片型门券。其中一枚正片带有某电视频道广告的门券,供邮寄通信使用,附片可由寄件人留作纪念。此外常规版式的门券,主券可邮寄,副券栏和存根栏可撕下,背面印有游客须知。如浅绿色的门券,是2010年10月9日第41届世界邮政日之际,天津邮政博物馆对外开放时启用的门券。另有二十元面值的讲解票,砖红色覆盖票券背景和建筑外环境,红色的大龙邮票图案斜印在建筑一侧,有印章之感。此票发行价格较高,且在收藏市场上一票难求,全品相的票券成交价格近五十元。一枚淡黄色的门券(图2),采用有历史感的淡黄色为背景,票幅更大,主图的右下角设计为翻页效果,画面更加生动,图中的建筑和天空同样用淡黄色渲染,展现的建筑外景更加完整。副券栏的背景印有画像砖邮驿图,这是反映古代邮驿的代表作品。票券的邮政韵味浓厚,版式大气,风格典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