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清雅丽婉——观著名画家王学莲绘画作品(组图)

  王学莲 , 天津市人 ,1953年出生,馨雅轩主。

  毕业扵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先后受教于 ,孙长康,韩文来、霍春阳,贾广健教授, 人物画受教于、何家英,  杨沛璋,刘泉义,后拜著名人物画家萧惠珠先生为师,人物.花鸟兼画。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专委会员, ,天津市华侨书画院理事,天津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女子画院会员。中国(煤促会)京津书画院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1998年全国第二界群星杯,花鸟画获2等奖。2004年工笔花鸟(英雄)等, 在全国第十三届,十五界, 十六届群星奖美术作品展,天津展区获“优秀奖”。

  2005年工笔人物 (春蕾)参加天津市首届“三、八”书画展获“优秀奖”。

  参加全国“圣中杯”书画大展获得“银奖”。

  2006年(和谐曲)参加中国文化部举办的,国际华人中青年百杰书画展,被授予【中青年百杰称号】。 同年工笔花鸟(雄鹰朝阳)入选中国侨联举办的海内外侨界书画家作品展,入集并收藏。 同年工笔画仕女(翠羽映照辉)入选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海内外书画家邀请展,获“金奖”,并授予【中华当代文人艺术家称号】。

  2007年作品工笔人物,太平公主,入选“天津网通南开杯”,全国书画展,获“银奖”。同年作品工笔花鸟(凌风傲雪)参加中国书画报举办“海内外第三届相约湘江”书画交流展,获优秀奖。

  多年来多幅作品捐献给天津市各协会组织的“为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奉献爱心助残公益等活动。

  2008年(金玉满堂)入选“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当代卷。

  2010年;祈福入选天津政协举办的【天津百年女性风彩】获优秀奖。

  2011年作品(雄风浩然)参加天津市文化局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展,获优秀奖。入集。

  从2007-2011年连续参加天津市政协举报办的(全国十二生肖书画展)获二,三等和优秀奖。

  2012年应邀去印尼雅加达妇女协会进行艺术交流 。

  2013年受邀参加全国110位女画家,为纪念邓颖超诞辰110周年大型画展“永远的怀念”作品展,入集。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作品多次在国内侨界及上海本市等,报刊上发表。

  2017年作品(金玉满堂)入选纪念天津市侨联成了立6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多幅作品传扵台湾,新加坡,印尼,香港,被海内外友人喜爱收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有,(王学莲国画选)作品集。

清雅丽婉——观著名画家王学莲绘画作品

  四月翠柳轻轻扬,云淡风净,春风初卷,伴着娇花怒放的淡淡馨香,欣赏著名画家王学莲老师的工笔画《和谐曲》让我们沉醉其中。看,长袖丝绸舒窈窕,一泓清水池塘边,仕女温雅不俗,巧妙的勾线,使衣服的面料入眼柔软,深浅柔软度,墨和色协调统一,线条流畅,质感表现极为和美。发型蓬松感极强,发鬓虚,发丝过渡非常细腻完美。上衣白加胭脂,衣纹浓重艳丽,光彩夺目。整个画面布局非常精巧,鱼群、荷花等等,衬托出少女怀春之纯情,一支长笛吹出思念之情,意境悠远且深刻缠绵。一幅精美工笔作品入眼帘,玉骨冰心,万绿丛中轻掩丽容,西子湖边多情思。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王学莲老师的工笔画作品不管是风景画还是人物作品都是如此精谨细腻、栩栩如生,这是艺术技法,又是一种很多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工笔画是我国古人一直追求的一种写实手法,求形似以工整。

  擅长工笔画的画家,生活中一定也是非常严谨的人。通过和王学莲老师的几次交流,深深感觉到她是一位追求完美之人。我非常欣喜,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作为艺术家应有的奉献精神和熟练的绘画技法,这样的水平令人敬仰之。

  王学莲是天津市人,1953年出生,馨雅轩主,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人物画家何家英、杨沛璋、霍春阳、贾广健、王义常老师,又拜萧惠珠先生为师研习写意人物画。现为中国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天津市华侨书画院理事,民革天津画院、中国京津书画院理事,天津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精心创作出很多作品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多次获奖,作品入选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当代卷。多幅作品传于海内外,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有《王学莲国画选》。

  欣赏王学莲人物画,着实佩服她的画法工致,敷色素雅,人物衣饰别具风情,人物性格、气质成熟达完美之境地。也许欣赏者对工笔画要求原本就是要形象逼真,笔法绵密细致,就是衣服质地都要完美描画出来。看《红苹果》这幅作品,柔美的画面,女孩文静沉寂,犹如从唐诗宋词篇章走来,又像江南小巷深处那撑着雨伞的姑娘,碎落的背景,充满遐想。特别是衣服的描画,那凹凸纹路再现,飘逸俊杰。可见画家内心丰富的情感,暖暖的温馨浸染心间,洋溢春的气息。

  《三顾茅庐》大气恢弘,高山仰止,令人刮目相看。画家胸怀大志,思古人,为人真诚之意。抬头向云天望,那飘荡在空际里的云儿在一片澄彻的蓝天下是那么透彻。山中的树影碎落丛丛。此时此刻,我们思想上反衬出古人的情怀的纯粹之意。一幅画可以达到一种境界,气韵生动,随着笔墨,让品赏者从精神上体验这种气象和格调,达到主观感受的欣赏高度。

  面对这些作品,王学莲老师说:“这是我20多年的心血,也是成绩,画画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王老师的每一副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达到主题和背景的和谐统一,尽量做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她追求的是一种忘我的精神,画外之意需要有作者内心丰厚的学识和涵养,把生活中的积淀沉下来,用画来表达心声。我深深赞叹,用一首七律:

山岚一缕绕清莲,玉指纤纤绘画卷。

阵阵春风来下笔,亭亭仕女入生宣。

尽收彩墨诗娴婉,兼备形神韵秀娟。

馨雅轩主描岁月,不离不弃相依牵。

  王学莲老师的花鸟工笔画特别是那幅《翠羽映朝辉》,听她说为了画好这幅孔雀图,不知道跑到动物园多少次去实地写生,又经过她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到最后定稿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当我欣赏到这幅孔雀图时,不由地敬从心升。我敬重这样一种精神,继承传统的中国文化也要有不断创新的过程。工笔的丰富多样性,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创作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王老师选择了这条路,在追求高品味的作品中,她更多地去历练自己的人生,去体会生活的意义,去完美生活中不够美好的缺憾,让自己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美好。

2018.4.18

著名画家王学莲的作品欣赏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