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师重道——梁崎弟子佳节忆恩师(组图)
梁崎纪念馆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曹国年报道)农历大年初十下午,雪花迎风飘舞。梁崎先生弟子书画家酆耀国、柴树朴、曹国年及柴树朴先生的夫人魏玉华齐聚位于西沽公园的梁崎纪念馆,一起来到梁崎先生二女儿梁霄鸾家中,送上新年的祝福。
曹国年、柴树朴、梁霄鸾、酆耀国合影留念
多年来,他们每逢春节都要到梁女士家中看望。不忘师恩,春节期间的相聚也成为缅怀恩师的方式。他们从不同时代回忆与梁崎先生相处的日子,感慨恩师对自己的教导。梁霄鸾女士还回想起父亲闲暇时在家唱京剧时的场景。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不仅有非凡艺术成就的梁崎,而且是位充满生活情趣、多才多艺的梁崎。
柴树朴先生回顾了八十年代的往事
酆耀国先生回顾老师的往事
梁霄鸾女士谈起父亲闲暇时在家唱京剧时的情景
访问期间曹国年先生向梁女士及酆耀国、柴树朴二位先生通报了有关梁崎先生110周年纪念活动准备情况和寻访恩师足迹期间的所见所闻。柴树朴先生回顾了八十年代初恢复天津湖社,及天津画家参加北京湖社活动的情况。酆耀国先生还将自己近来创作的指画作品送给梁霄鸾女士。
曹国年先生介绍有关梁崎先生110周年纪念活动情况
酆耀国赠送梁霄鸾指画作品
魏玉华、梁霄鸾合影留念
整整一下午,大家沉浸在对恩师的感怀中。临别,互相嘱咐,保重身体,希望来年再相聚。
——————————————
梁崎(1909-1996),回族,字砺平,号聩叟、燕山老民,河北交河县人,名门世家。1945年移居天津。自少年起与绘画结缘,绘画启萌于《古今名人画稿》《十竹斋画谱》。6岁开始临摹柳公权、欧阳询字帖,随安佩兰学习花卉墨迹。10岁跟著名画家舅祖刘恩溥学习指画,始攻小楷。临摹家藏的华新罗、石涛、八大山人、高其佩、杨州八家、吴昌硕等人的绘画,戴明说、傅青主、王铎等人的书法。1930年冬,入北京金拱北创办的中华湖社画会,取名漱湖,并在中国颇有影响的刊物《湖社画刊》以梁凝云、梁崎、漱湖的署名,刊发绘画作品数幅,深得北京著名画家林琴南、金潜庵、金朴庵等人赏识。
梁崎先生的作品将诗文书画有机结合在一起,充盈着一种浓厚的书卷气息。书法自成家法,初学二王、颠张、狂素,后又揉进王铎、傅山,时而端庄凝重,时而大起大落,龙飞凤舞,字距错落有致,大小相间,燥润得当。古文译作、序跋题记、古诗散文、游记,精彩生动,文笔流畅自然,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已明其志。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创作大批歌颂祖国绵绣山河的诗意画,寄托对祖国的热爱。多次在政府和政协组织的社会活动中义务作画,把艺术奉献给社会和人民。
1983年,《天津日报》用整版篇幅发表他的书画作品,引起社会关注。1986年,由民革中央、天津市民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为他举办大型书画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介发文介绍,梁崎被书画界称为今日黄宾虹。指画造诣精深,书画界有“南有潘天寿,北有梁崎”之谓。1988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其书画作品90幅出版第一册八开精装《梁崎画集》。1994年,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第二册八开精装《梁崎书画作品选》。1990年,《天津日报》发表长篇纪实报告文学《苦恋丹青》,剖述梁崎走过的崎岖之路。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振德在《天津日报》撰文评价梁崎艺术成就,堪称继石涛、八大、青藤、白阳、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当代文人意笔画大家。
1994年,天津再度掀起梁崎热,艺术界及各新闻媒体人士盛赞其诗文、书画的巨大成就。鉴于其甘于寂寞寄情山水,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创作出一批可观优秀作品,梁崎被授予天津市鲁迅文艺特别奖。
200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梁琦书画集粹》。
2010年8月“梁崎纪念馆”在天津西沽公园落成开馆。
2017年荣宝斋出版画谱(梁崎著),分花鸟、山水两册。
2018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津门四家——梁崎画集》共收入梁崎先生1951年至1991年40年间的代表作品,包括山水﹑花鸟﹑走兽﹑蔬果﹑指画﹑书法等,共230余件。由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福星先生作序,是较全面、系统反映梁崎书画艺术的资料。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