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门女画家参加“吉祥年画.幸福天津”系列活动(图)
女画家与刘红书记(中)、副总编王海玲(左一)合影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黄雅丽报道)2021年1月21日,时进庚子年腊月,辞旧迎新之际。津门女画家走进天津杨柳青画社,齐聚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国泰民安”厅,素手慧心雅丹青,与画社的青年传承人一道以笔会友,交流画艺。她们是:天津美术学院女同学会副会长黄雅丽、副秘书长李永琴、肖英隽、张静、濠社社长李维娜、女画家赵千红、刘凤珍、张书雁。女画家们的到来受到北方文创集团书记刘红、杨柳青画社社长白琳琳、副总编王海玲的欢迎。
笔会现场,女画家们巧妙构思、展纸落笔、浓墨淡彩、一气呵成。创作的作品色彩鲜明、风格多样。她们与画社传承人近距离交流,展示笔墨技法,她们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女画家们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启发了青年传承人的思路,使他们开阔了眼界。
社长白琳林欢迎女画家们的到来
黄雅丽在创作
李永琴在创作
肖英隽在创作
张静在创作
李维娜在创作
刘凤珍在创作
张书雁在创作
赵千红(左二)展示作品
笔会之后,女画家们参观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为之赞叹。1958年,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专门致力于保护和发展柳青木版年画艺术。杨柳青画社珍藏着丰富的杨柳青年画资料与刻版,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勾、刻、印、绘四大工艺的传承之源,被公推为“中国年画之首”。依据传统工艺出品的年画产品以中国“年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沟通了国际性的文化往来和交流。画社成立之初,从各地征集来的杨柳青年画木版因年久风化而残缺不全,老师傅们便对其进行整理、补刻、刷印、彩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画传承人。2011年7月,以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4803平方米,包含“历史传流”、“戏曲故事”、“古版藏珍”、“仕女娃娃”、“世俗生活”、“戴齐画坊--保护发展”、“中国年画集锦”七座展厅,收藏有明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年画两万余张、古版6300余块。不仅如此,杨柳青画社还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在博物馆内完整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并引导观众参观、体验。
肖英隽、张静、黄雅丽参观年画博物馆
李维娜、赵千红、刘凤珍、张书雁参观年画博物馆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天津杨柳青画社格外珍惜先辈留下来的体现民族精神的艺术精华,格外珍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宝贵的藏品资源,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技艺,利用好物质形态的藏品资源。“吉祥年画 幸福天津”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让年画说话,讲好天津故事。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