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大家都在骂范曾,那范曾在骂谁呢?(图)

大家都骂范曾,而范曾只骂一人,几十年从未停止!

  大家都在骂范曾,那范曾在骂谁呢?说起这件事情,可要从文革时期说起,本是相濡以沫的忘年莫逆,到底是因为什么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仇敌?

  我们先欣赏两幅作品。

  有一句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投机倒把的人总是左右逢源,而老实本分的人生活却举步维艰。

  这种情况,不仅人间如此,就连地狱也一样。同样都是钟馗,在不同的画家确实不同的遭遇。

  一个钟馗在画家黄永玉的手中,神态顽皮放荡不羁,却又坦胸露腹,好不快哉。

  而另一个则是画家范曾的作品,从姿势神态看倒有些翩翩君子的模样,有的还流连花丛,撩起妹来。

  这幅画是黄永玉的作品,卖价502万,钟馗像“惩恶是最大的行善”。穿着大红色的袍子,酒糟鼻,佩剑,浪荡威风。

  这是范曾的作品,卖价609万,流连花丛中的钟馗题字:“钟馗雅趣图”。

  范曾和黄永玉多年不和,明争暗斗已是常事,黄永玉画鸟,范曾也画鸟,范曾画石,黄永玉也跟着画石。

  说起两者的关系,黄永玉还算的上是范曾的老师,黄永玉曾在美院教学,当时范曾还是他的学生。

  不过范曾并不服气,曾称道,黄永玉的成名之作,很多美院低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做到。而黄永玉的画展画册,范曾更是点评的毫不客气,并将黄永玉称为“小大师”。

图片范曾作品

  在一次国际画展的交流饭局上两人正好相遇,黄永玉哪里忍得了这样给自己穿小鞋的人,几乎就要拳脚相加,范曾瞄好手边的酒瓶子,随时准备予以招呼反击,当然这样有名望的前辈自然被拉开了,并没有发生实际上的冲突。

  范曾并没有因此而消停,反而发文来揭露“黄永玉丑恶的灵魂”,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在文革期间,与黄永玉相濡为沫,黄永玉说欣赏他的书法,他则屁颠的送去两幅,而黄永玉又说喜欢他的藏品“懿德太子墓的线描刻石拓片”,他则写下“我很爱它,它似乎更爱你”这样的混话,并且也屁颠的送到了黄永玉的住所。

  看得出,他是真的在过去跟黄永玉有过快乐的时光,但是如今,他更多的是说,黄永玉画的不够格,灵魂肮脏,永远在痛苦、烦恼、暴怒、狂喜中自我折磨和煎熬。那么到底是发生力了什么,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呢?

范曾画的嘲讽黄永玉作品

  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范增的另一个老师李苦禅,著名的书画家、现代教育家,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李苦禅先生在临终前特别交代:“没有范曾这个学生。”并特意交代,自己死后拒绝范曾扶灵。“子系中山狼,得志变猖狂”,是对范增对好的概括。

  文学巨匠沈从文,在文革时期被批斗,范增出了不少的力气,写大字报那是手到擒来。而范曾平安无事却是得到了沈从文的帮助。

沈从文

  由此可见范曾的人品确实有些问题,而与黄永玉的矛盾自然与范曾自大、放肆、忘恩负义的性格少不了关系。

  反观黄永玉倒是十分有涵养,很少公开表态辱骂范曾。而范曾则是把自身的缺点都涂抹到了黄永玉身上。以此来粉饰自己的伟大。

范曾作品

  范曾在羞辱黄永玉的方向,基本都是绘画相关的内容,无非是画的不好,名不副实之类的点评。

  都说同行是冤家,在国画领域,黄永玉的地位确实难以撼动,至今仍名列前茅,而范曾虽然有所建树,但是始终无法超越,无奈之余,只能在行外抹黑报复的方式发泄积怨。

  相比范曾喜欢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黄永玉倒是很少公开辱骂范曾,显得十分有涵养。

  其实说起这两人的骂战,更多的是范曾导致,他总是热衷于批判别人的画作,认为黄永玉的画作不配称为国画,不配与他作比较。倒是黄永玉现在已经心态平静,不在在意与范曾的意气之争,他也更多的在画作中丑化自己,增添乐趣,活脱脱活成了一个老顽童。

  画品不及人品,这句话用来形容范曾最合适不过了。世人评价他总是多半贬低却还不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许只能等待范曾自己迷糊灌顶。又或许如邓晓岗所说,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不论世人如何辱骂,范曾的名气还是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这些辱骂之声的助力。但即便如此,依旧不能否认范曾做出的艺术贡献。或许大家都看见了范曾德行有失却没有看见范曾对于国画的造诣。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