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冰心付丹青——记谷军和吕云所的师生情(图)
谷军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樊国安\文)在天津书画界,谷军先生行事低调,人们对他的名字比较陌生。我原来对他也不“知名”,2016年春节前夕,天津诗歌界和书画界发起了一次“捐助天津新闻才俊陈君遗孤书画义卖”的活动,才知晓谷军为这次义卖活动捐出的书法、绘画作品最多。他不仅是活动的发起人,而且参与筹划出力最多,因而得以结识,进而了解了他这个人。
谷军毕业于天津茂林书法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创作高研班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工作室”。他幼承家学,6岁开始学写毛笔字,那时还不懂什么叫书法,只是按爷爷和父亲的要求写大仿。爷爷原为洋行职员,写一手好赵字。真正开始学书是1982年,在和平文化馆跟赵半知、韩嘉祥两位先生学习,学写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随后在天津茂林书法学院三年的时间里,系统学习了书法技法、中国书法史、文字学等课程,后又师从天津美院篆刻糊涂刻法创始人郑万选先生,深造书法绘画。因学篆刻,又学习了金文大篆及甲骨文。谷军说:“通过学金文、甲骨文,我深感中国文化之博大,中国书法之深远,如刻在龟甲上的短卜辞,不同的字就有不同的写法;如水灾的“灾”字出现三个,就有三个不同的写法。郑万选先生学识渊博,对艺术有独到的眼光,因其性格耿介,不慕虚名,故其艺术价值少为人知。他要求我多学古人不泥古,最终要有自己的面目。”
学书画三十多年,谷军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主要是自娱。他说:“我走上绘画之路要特别感恩被誉为‘北派重镇’的天津美院教授吕云所先生。在一次偶然的小范围聚会上,对我有所耳闻的吕老主动提出收我为徒,太出人意料了,让我不知说什么好。”谷军一直仰慕吕云所先生,由此偶然拜师,与吕先生结下四年半师生之缘、丹青之缘。拜师学画不久,吕云所先生就病倒了,三年半住院十余次,病危抢救多次,谷军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吕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开阔,谷军可以提各种问题,同时讲出自己的看法,不懂的就在网上查找,回来请教。跟着吕先生,谷军对中国文化及中国画有了较深的理解,西画知识也学了不少。有时候,他跟吕大江(吕云所之子)开玩笑说:“我同先生说的话比你和你老爸说的都多。”谷军回忆说,吕先生教课以课徒画稿为起点,倡导不拘泥一家、千人千面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大画家。他让谷军临习陆俨少、龚贤、贺天健课徒画稿,临习《芥子园画谱》,后临陆俨少、傅抱石及宋元名画。他说照这样画下去画不坏,谷军也照此做了,临了大量的名画。考虑吕先生的身体,谷军隔一段才找他指点,但吕先生有时住院也不忘问他画画了么,指点几句。吕先生常说:“古人言‘先做人,再读书,后写字,再画画’,所以你学画不晚。”有一次,谷军拿着一幅习作给吕先生看,并说这是加了陆俨少和李可染的,心里还沾沾自喜,不料吕先生的脸绷了起来,严肃地说:“临谁就是谁,对大师一定要尊重,以后不能这样临画了。”这件事对谷军的触动很大,让他知道了学什么都要有敬仰之心,否则学到的只是皮毛而已。最让谷军痛心不已的是,在吕先生病逝之前,因女儿要高考,谷军有一个多星期没去看他。去的时候,吕先生从里屋出来对谷军说:“谷军,你必须两三天来一趟。”谷军答应着,感觉吕先生状态还不错,于是又一个多星期没去。吕先生去世那天晚上,吕大江12点多来电话说:“老爷子昏迷了,快过来。”谷军赶紧过去,等救护车送到医院时,吕先生终未睁开眼……每忆起,谷军心中后悔不已。
谷军曾经问吕先生:“古人聪明还是现代人聪明?”吕先生沉吟一会儿说:“古人伟大,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确实如此,现代人什么画、什么帖都看得到,好像见得比古人还多,但因其内心复杂,欲望太强,影响对艺术真正精神内涵的认知。现代人的作品表面光华靓丽,或光怪陆离,但因缺少内涵,少有耐人寻味的东西。古人说“一叶知秋”,从一片叶子就可以知道世间的变化,在于静观,在于内心的纯净。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