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赵承锐——中国艺术的随缘性(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 赵承锐艺术简介:赵承锐,笔名:呈瑞、走肖子,英文名:Ramon.别署:万风堂主、自治堂后人,斋名:万风堂、耕心精舍、剑桥老屋。 原籍江苏,上世纪40年代出生于天津英租界爱丁堡道(现重庆道)自宅内、自治堂后人。早年分别毕业及修业於天津美术中等专业学校、中央工艺美院及北京经济学院广告设计专业。

  高级工艺美术师、美术师、设计师,长期担任外企一驻华机构艺术总监。现为天津国墨书画馆馆长。

  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委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广告艺术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杂志撰稿人、湖南白一艺术院研究员、山东度尚画院艺术顾问及《国墨艺术》主编、《艺苑世界》编委等。曾任天津美院工艺系客座教授、湘西中国画学术研究中心理事长。

  其画作及设计作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即入选参加在德国、日本及香港地区以及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展览,水墨作品及艺术活动发表和报道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报》《纯水墨》《水墨味》《中国美术市场报》及《潍坊日报》《今日青州》等国内主流媒体、刊报杂志。出版有《承而新 新而鋭——赵承锐水墨作品》、《中国画家赵承锐》等数种画集。作品多为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藏家收藏及国内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文化机构、私人藏家收藏。

承言鋭画:中国艺术的随缘性

赵承鋭彩墨作品《步步為蓮》

  画家曾宓先生曰:现在的国画,似乎有点儿走过头了。冷静地权衡一下古今中外的艺术,我还是喜欢“天人合一”的意向表象。通过自然界多彩的自然属性,表现主观人性的个体化体验,以简约的笔墨进入纯净的艺术境界,这是东方画家卓越的贡献!

赵承鋭的水墨作品《莲花开落 自在清净》

  审美感觉决定了人的关注品味,它是知识结构上的特定品质和个性定位。在生活中,关注的品位高,才能利用好自己的美感经验,不断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现象,不断积累感受,从而提高艺术的判断和构造能力。

  我说不清自己的艺术观念是什么。这或许就是中国艺术的随缘性。好在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理念有时会干扰感觉的演化,阻隔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绘画也就缺少了活生生的灵性。

水墨作品《采莲南塘秋》

  曾宓先生还说:当今艺术形式之复归,并不证明古人的超凡的视觉能力或艺术概括力,而只能归功于一种朦胧的艺术感觉以及恰到好处的表现力。能从古艺术品中看到更多的艺术价值的因素的慧眼,当然属于现代艺术家。我们可以从古人那种创造性中学到的东西,只限于:表达的愿望和表现的手法、质朴内在的意念,仅此而已。

  感觉的更新,是提高画面境界的决定因素,新的感觉是从原有的旧的感觉中建立起来的,感觉由认知水平和想象力组合而成。

  对艺术创造,最重要的能力是想象与判断。想象是无中生有,判断则是区别与选择。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