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季康——写意人生(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孙季康,祖籍山东招远,1951年6月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书画硏究院绘画研究室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硏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画院孙其峰工作室导师、北京国粹艺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写意人生
孙季康,孙其峰大师之子。既承天悟,又得妙传。悟性、天分受之于天,可遇而不可求。朝夕染翰于大匠巨擘,更是终极造化,而季康老师竟能美而兼之!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得益于此,遂能幼而即通法度,长而能立高格。入门既早,学力有余。融汇之余,能参己意。学与悟;守与创。纵情于法技之外,振笔于形神之间。其作画也,用笔苍老、浑厚,气势雄大。在墨法与色彩上,讲求墨不掩笔,色不碍墨,但亦不乏水墨淋漓、色彩明丽者。在画品之格调上,深沉而内敛。其为人也,洒脱不羁,喜交游,嗜酒。每当兴会,则衔觞命饮。酒至酣时,必振笔挥焉。微醺之际,最见神采。淡泊名利,不求高远,但以平和、自然为上。画册出焉,而画展却不知其期。友人或问,季康老师笑而遣之。何则?盖天性自然,不可枉也。
孙季康即是一位书画的实践者,也是一位美术理论教育家。笔耕墨耘之际,先后出版了《孔雀画法》、《怎样画麻雀》、《怎样画鷹》、当代芥子园《画鸟》、《孙季康花鸟画集》等诸多学术教学著作,并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其作品多次被中南海、国防部、外交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李大钊纪念馆、中国慈善会以及多家海内外美术馆及机构等收藏。
(孙立康)
薪火相传
季康是孙其峰师的三公子,自幼从父学画,砚边濡染数十年,年过花甲,始编画册,知其是真爱画事、不求闻达,非以名家之后自夸之真画师。
其峰师以花鸟画名世,又一生执教,桃李满天下。其子女四人,孙辈若干,亦多承家学,各擅其长。如果说在京津冀等地已形成一个以孙其峰为宗师的写意花鸟流派,孙季康当为最肖其画风者。衣钵相传,如影随形,自古皆然。
从其这些作品可知,他的画大致可归入小写意系统——和其峰师一样,是北方体系、相对强劲的小写意,是大气格,而非小意趣。在画法上,突出用笔,追求笔势的苍辣和浑厚;虽以墨法和色彩为次,却也不乏著色明丽之作。
当代花鸟画,以画花卉者为多,而兼能禽鸟者为少。画禽鸟者,以静态之禽鸟为多,能捕捉禽鸟活泼泼地生命动态者少。季康能画多种禽鸟,如鹰、鹤、鹭、孔雀、绶带、白鹇、雉鸡、家鸡、鸭、鹌鹑、鸳鸯、喜鹊等等,且能表现它们的飞翔跳跃之姿,正接续了其峰师的传统。
前面说,古来承家学相传者,多“如影随形”的象似。从发扬家学与学派的角度说,是好处,优长;但从个人创造性的角度看,驻荫于前辈的大树之下,缺少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难以超越前人,又总是憾事。这涉及艺术遗传学课题,不是这篇小文能够回答的,我只是想说,后继者在薪火相传的同时,努力拉开与前辈画法画风的距离,总是有可能、也有必要。季康正在艺术经验与识见成熟的年龄,胸中又有刚烈之气,其新追求就必有所大成,其峰师也必会称之。
(郎绍君)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