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画家彭连熙图说二十四节气——立秋(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 彭连熙,1947年生于河北迁安市,久居天津,笔名熙怡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湖社画会理事。画风典雅沉静,意蕴丰厚,富有诗情,深受美术,出版界赞誉和藏家喜爱。
主要参展《藕香消暑图》入选全国红楼梦画展,《江南五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曾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题名《春藤》《荷塘清韵》参加"中华世纪之光一一中国画提名展”。《清韵》"世纪之晨,情系奥运中华书画艺术大展”在莫斯科获金奖。《江南七月》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多次在海内外展事中获奖。
主要出版《中国神话人物百图》《彭连熙画集》《工笔人物画范》《彩绘本牡丹亭》《彩绘本红楼梦》等美术专著三十多种,多幅作品多次由中国邮政出版多种邮册,邮资明信片等发行全国。
主要收藏:《牡丹亭》(彭福来合作)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其中十二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彭连熙图说二十四节气——立秋
立秋之秋,别有意义。淮南子,说山训。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唐人有诗,山僧不知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也晨秋天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7日,8日,或9日。此时太阳黄经为135度。
立秋后天渐转凉,再由凉转寒,直到寒冬。
立秋,秋天第一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代将立秋分为二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呜。一候为5天,立秋15天后逐渐变凉。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暑气仍盛,气温仍高。此时短期炎热称为“秋老虎”。
立秋民俗
一,立秋“贴秋膘”,身体添能量
夏季酷暑,食欲减退,秋天凉爽,胃口大开,可以多食美味佳肴增加营养。多以动物类美食为主,如猪肉,鸭肉,鱼肉等。
二,立秋“咬秋”,各地不冋
立秋吃西瓜称为“咬秋"。吃香瓜也很普遍,除暑气,避腹泄。
农家“啃秋"更为豪放
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啃玉米棒子,吃山芋,吃西瓜,香瓜,享受丰收的喜悦。
立秋过,秋季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养生,重在养阴。
一,当心“秋老虎”防“情绪中暑”。要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克服低落情绪。
二,早睡早起,防寒保暖。立秋后昼夜温差渐大,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明显下降。虽有“秋冻”之说,也要因人因时因温度变化增减衣服。
三,加强之运动,养护肺气。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都是好项目。
立秋时飲食要少辛增酸,谨慎进补
立秋是收获季节,也是夏秋过渡期。秋季飲食养生很受重视,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不食辛辡"。
秋气多燥,以滋阴润燥为主。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益胃生津的食材。
立秋时节食谱
1,黄精煨肘
配料: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调味品适量。
药品切片装纱布袋扎口,猪肘说净绰去血水捞出备用,以上食材同配料入砂鍋中煮沸改文火煨熟,去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碗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提振食欲。
2,莲子炒藕片
配料:莲子,莲藕,葱,调味科适量
莲子洗凈清水煮20分钟捞出,藕切片炒至八分熟,煮沸后入莲子一起翻炒,加盖中火焖熟加调味料即可。
功效:益胃健脾,养血补益
名篇佳作欣赏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莲南塘秋,低头弄莲孑,莲花过人头。
民谚品味
1,立了秋,扇末丢,热死人,秋老虎。
2,立秋三日,寸草结子。
3,七月立秋慢悠悠,六月立秋快加油。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