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运河山水画艺术创作——纵笔驰墨,高歌山河(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张运河,1957年10月生于天津。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画院山水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天津致公画院常务副院长。
20世纪以来,京津丹青大家辈出高手林立,大有南北画坛半壁江山意味,这与近现代京津画派的贡献密不可分。京津两地因其地域一体、文化一脉自古就有着密切地联系。京津画派即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京津两地画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而产生的画派团体,其以融古出新的绘画理念中有着鲜明的传统守成倾向。在以西画改良中国画的美术新潮中,京津画派守正一脉的艺术经髓得以薪火相传。改革开放四十年,天津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山水画家张运河先生在孙克刚、吕云所、白庚延等津门著名老一辈艺术家所坚守中国传统一脉的中国画发展路途上继续探索着,成就出自成一格颇有北方山水气势的丹青风范。
《万壑林峰映绿涛》250cmx1000cm
观张运河的山水画,常常被他笔下大山大水的凝重坚实、雄浑大气所震慑和感染:他用积墨法,一遍遍皴擦点染出大山的肌理,如雕如琢,如浇如铸,其笔法既苍劲老辣,又飘洒灵动,墨色丰富而饱满,显示出画家的扎实功底和不凡技法,可说已初具大家气象。
张运河从不按画谱或老师传授的方法闭门造“山”。“我的内心深处总是被宇宙万物和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感动着,对一峰一岭一沟一壑一石一涧一草一木,还有飞鸣栖息之态、跳攀争斗之势,有着不倦探索和无限眷恋之情,并经过我的观察、思考、提炼和概括,将自己眼中之丘壑,变成胸中之丘壑……”
《万壑林峰映绿涛》(局部)
从艺三十年来,张运河迈开双脚,游历国内数十座名山大川——三十余次太行,还有七上黄山,四上峨眉,踏遍五岳,行程近十万里,写生千余幅,拍照数万帧,可谓“搜尽奇峰打草稿”。
在张运河看来,艺术创作靠的是一种激情,一种无法抑制的感觉,而这些心灵的火花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迸发出来。闭门造“山”造出的山是僵化呆板、缺乏灵性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作品怎能打动人心?
《万壑林峰映绿涛》(局部)
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到自然中去,将自己观察和领悟到的东西“装进画夹里带回家”,将这些原始的、粗糙的素材,经过精心提炼、取舍和打磨,变成活灵活现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山水画力作。
张运河力主“笔墨当随时代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绘画的形式和语言升华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要,适应当代文化日益多元代的发展趋势。
他的山水画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模式,大胆借鉴西方平面构成原理及装饰风格,在构图上或顶天立地,或大开大合,利用大的体面关系表现大山大水的体积感、空间感和层次感,从而增强了画面的容量和艺术表现力,强化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