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钢国画——气概雄浑 精神豪迈(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 陈钢,1958年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山水专业委员会学术部副主任、天津画院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6 年在日本筑波市美术馆举办学术交流展,同年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邀请进行讲学同时展览作品。2017年为全运会创作大型巨幅山水画《天盘胜境》。大量作品被政府机关警备区部队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海内外藏家等永久收藏。近年来出版刊物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山水画家·陈钢》,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陈钢山水画技法解读》《古韵山水技法全解》《长城遗韵技法全解》。
《寻真图》24cmx81cm
陈钢最初考学时学习的是油画,那个代背景下,图书教材资源短缺,习作内容主要画毛主席像,没有石膏像可供写生,后来他照着镜子画自己时才知道这是西画画法。可以说,他画画入门是从西画开始。在上小学时,有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一位画中国画且写了一手好毛笔字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因为当时历史因素被下放到陈钢所在学校扫厕所,大家都不敢接近他,陈钢觉得老先生在厕所里面写的“注意卫生”四个字十分漂亮,画画也特别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偷着和他谈话。老先生和陈钢谈话后,了解到陈钢也画漫画、画毛主席像、搞宣传,所以也特别喜欢跟陈钢接近,慢慢的,陈钢发现老先生的艺术功底颇深,就偷着跟他学习,受到了好多绘画上的启发,使他学习到更多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从那时起,陈钢就从中国文化里面挖掘精髓。
《云间幽谷》24cmx181cm
陈钢的绘画之路从这开始起步,高中毕业以后,已经是文革后期了,陈钢没赶上上山下乡就直接参加了工作。后来在这期间考学,想考美院的国画系,但是名额已经满了,就只能学习油画,这也是一种机遇。学习油画对陈钢后来的国画创作影响颇深,比如他现在的绘画作品,讲究的是气氛和意境,有好多画家都忽略意境只追求笔墨的率真,这些在他看来还是太单一了。艺术是百花齐放,有人是以笔墨见长,有的人去追求气氛,而陈钢就喜欢把油画的气氛都揉在中国画里面,比较喜欢厚重一点的绘画。
《万壑空谷》24cmx181cm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过去隋唐五代的时候,文人画就是一种细墨形式。南宋北宋时候,出现一些气势辉宏的作品。这些作品画面内在的那种震撼力让陈钢印象深刻。陈钢的绘画语言跟他绘画西画素描有一定关系,他发现中国画也能达到西画那样的厚重感。只不过西画是写实的,中国画也需要真实,但有时过于真实就会显得太匠气。所以陈钢就在这破除太真方面努力钻研,使其在真实情况下含有意境,还不能太俗。艺术最大的难点就是雅跟俗的切合点,从学术角度上来讲,要兼顾笔墨。对陈钢而言,他认为画家一生都在找这个切合点,最终体现出浓重的气氛感和厚重感。
《悟道图》24cmx181cm
欣赏故宫博物院的绘画作品,或者古画的印刷品以及复制品,让陈钢深感古人绘画表现力带来的震撼。比如他看到一幅24米长的长卷,画面处理非常精细,在当时物质条件不充足的年代都能创作出如此完美的作品,反观现代人,太浮躁。陈钢觉得古人这种踏实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他在处理绘画细节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如画松树时要染不下十遍,同时开合得当,不然画面的空间感就会搭配不均。再如画长城时,笔法的精细需要和整幅画形成一个对比,才能拖得住长城。其实陈钢笔下的长城大都是他想象里面的,但后来在他真正去长城时发现真有敌楼、暗道和通道。一些无法修缮的残垣给他的感觉是残缺的美。
《尘远境清》24cmx181cm
陈钢的山水画作品中有很多并不是实际写生所创作,有绘画就肯定有写生,但他觉得画家不能光停留在写生上,且从来不把写生作为大画表现,写生其实是一个最基础的阶段,关键是讲究意境、创造意境,这样作品才会更耐人寻味。陈钢的绘画作品中有好多也是经过写生的,但他在写生的时候,动脑较多,如同古人饱游饿看。古人其实有时候不写生,但默写能力非常强,陈钢也秉承这一习惯,把写生的东西与自己的想象揉在一起,去营造自己心里的山水。
《悟道图》24cmx181cm
有些外国的朋友看过陈钢的山水画后问他:“陈先生,这地方太美了,我要去这个地方。”陈钢说你去不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我想象的,外国人就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我们中国人的心理,可以把美的东西拼到一起画。画有意境,让人感觉到山是一种精神,山是一种文化。山水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画没有一个是以山水为单独一种类的,这是中国的特色。外国人并不理解我们画山水,其实是表现精神、心胸。比如,外国油画家画一个杯子作为静物,比的是谁的杯子比较有可拿性,出来的作品画的跟真的一样,中国画家则不一样,每个人的心情不一样,对生活理解不一样,画就不一样,画棱形的,画圆的,画长圆的,可以把杯子画的很不起眼的,但是怎么看它还是杯子,这就是中国画的特点。西方绘画注重于写实,厚度,但中国绘画更富有内涵,这种思想是哲理的思想,它非常有文化意义,更富有哲理性。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