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画家彭连熙图说二十四节气——処暑(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 彭连熙,1947年生于河北迁安市,久居天津,笔名熙怡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湖社画会理事。画风典雅沉静,意蕴丰厚,富有诗情,深受美术,出版界赞誉和藏家喜爱。

  主要参展《藕香消暑图》入选全国红楼梦画展,《江南五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曾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题名《春藤》《荷塘清韵》参加"中华世纪之光一一中国画提名展”。《清韵》"世纪之晨,情系奥运中华书画艺术大展”在莫斯科获金奖。《江南七月》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多次在海内外展事中获奖。

  主要出版《中国神话人物百图》《彭连熙画集》《工笔人物画范》《彩绘本牡丹亭》《彩绘本红楼梦》等美术专著三十多种,多幅作品多次由中国邮政出版多种邮册,邮资明信片等发行全国。

  主要收藏:《牡丹亭》(彭福来合作)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其中十二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彭连熙图说二十四节气——処暑

  処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名篇佳作欣赏

   (宋)苏泂《処暑》

  処暑无三曰,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処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150度。処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処”是终止,“処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古人将処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侯禾乃登。”此时,老鹰开始大量捕鸟,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稻梁类农作物成熟。

  処暑时节秋意渐浓

  一,北方秋高气爽,一场秋雨一场凉。昼夜温差加大,夏秋之交昼热夜凉。注意增减衣物。

  二,南方常见“秋老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出伏”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到10月份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

  処暑民俗文化

  七夕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传七夕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团圆相会,有情人都在此门卫祈祷姻缘美滿。是“中国情人节"。女孩子们还向织女祈求智慧和巧艺,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中元节,也被称为“孟兰盆会”,是佛教中追荐祖先举行超度法会,也就是“孟兰会"。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祭祖的四大节日。

  庆中元,求平安。每到中元节,各地都有祭祀活动。祈求先人保佑家人平安顺利。此时,天高气爽,秋意正浓,人们出游迎秋观景,感受秋天美景。

  処暑后,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夏季肌体出汗过多,体内水分储备不足,易患"秋燥症”。多事之秋注意什么呢?

  〈一)凄凉时节防"郁闷",秋风落叶,衰草残荷,人们易对景感伤,产生郁闷,垂暮之感,郁郁寡欢,精神不振。人们应收敛神气,多到室外阳光明媚処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适当锻练,消除不良情绪。

  (二)起居早晚防着凉,根据温度变化适时添减衣服,养护阳气,选择舒缓活动项目,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三)巧选食材防"秋燥”。処暑后肺经当值,宜滋阴润燥健脾为主。宜清淡少食辛辡,多吃疏菜水果和粗粮杂豆。如麦片,小米,玉米,绿豆,芸豆,百合,萝卜,莲藕,黄瓜,梨,葡萄,河鱼,河虾,鸭肉等。

  処暑时令食谱

  1,百合莲子汤

  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百合浸泡好洗净,

  莲子浸泡4小时洗净,冋时入锅清水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即可。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2,冬瓜薏米鴨肉煲

  冬瓜800克,薏米,莲子,芡实各25克,大枣4枚,白条鸭1只,瘦猪肉50克,生姜4片,食盐适量。

  冬瓜切大块,薏米,莲子,芡实洗净浸泡,枣去核,鸭洗净切大块,猪肉切块,一起下瓦煲加清水没过食材,武火滚沸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加盐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利水消食。

  3,芝麻菠菜

  鲜菠菜去根洗净,开水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白开水中,捞出沥干水分切段装盘内,加适量盐,香油,搅拌均勻后撒上熟芝麻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胃润燥。

 

  名篇佳作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漁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民谚品味

  1,処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2,処暑天落雨,秋李雨水多。

  3,処暑処暑,热在中午。 4,処暑落雨,滴滴是米。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