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天津画坛“翘楚三家大写意”——刘荫祥作品欣赏(图)

霍然 题《翘楚三家大写意》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王佩祥/文) 绘画史上有“四僧” “四王” “扬州八怪”等组合佳话,天津近当代有“画界五老”(肖心泉、刘奎龄、刘子久、刘芷清、陆辛农);“津门八大家”(穆仲芹、赵松涛、溥佐、萧朗、孙其峰、孙克纲、王学仲、王颂余);“二刘”(刘奎龄、刘子久);花鸟画“贾史阮郭”(贾宝岷、史如源、阮克敏、郭书仁);山水画“天津二JI”(纪振民、姬俊尧)近期又有中青年花鸟画“艺坛三骊”(王惠民、李根友、翟鸿涛);耄耋老画家“艺坛皇黄”(皇甫秉钧、黄枕石)花鸟画两家;山水画“艺坛真城 真城山水”(曲学真、刘家城);涌现出艺坛联袂或契合的美称,纵观天津画坛更有“翘楚三家大写意”(刘荫祥 王俊生 曹剑英)展现出别有一番不同于凡响的靓丽风景。

  美术鉴赏家王佩祥先生撰文:“若看现今沽上画 津门大写有三家”,较为详尽的概述了天津画坛这一别具风采的绘画艺术现象;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长城书画院院长霍然欣为其题词。故大宇文化艺术公众平台,陆续推出“翘楚三家大写意”——刘荫祥、王俊生、曹剑英作品微展,敬请关注,欢迎点评。

若看现今沽上画  津门大写有三家

王佩翔

  丹青鼎盛的津沽画坛从来不乏优秀的写意花鸟画家。他们传承着京津画派的根脉,接续着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气质,把中国画的水墨功夫发挥的出神入化。水墨写意几乎成了天津画坛的一个品牌。天津花鸟画的写意风格在全国也是闻名遐迩的,常以笔墨酣畅润秀,色彩清纯沉静,造型精巧俏丽,画意情趣盎然而赏心悦目!  中国画的写意画法,除了用笔的果断与准确,还由于水墨的自然融合与涣化常表现出一种意外的天然之美,形成了中国写意画的特殊韵味,特别是上好的大写意画作,最能体现出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所谓“大写意”,并非指大笔一挥的“逸笔草草”,更非是大胆妄为的“似与不似”。它的“大”,在于画面的“大气象”和作画的“大感觉”,反映着画家的“大学养”和“大智慧”。在现今津门画界坚持专研大写意画的画家中,我以为影响突出的有刘荫祥、王俊生、曹剑英三位老画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造型准确,笔墨活泛,简炼的有理,概括的恰切。各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却不失齐派本宗。师前贤并不照搬,看上去各有各调,品读后顿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荫祥,1938年10月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委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著名大写意画家崔子范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迎春花》、《国画家》编辑,并策划创办了颇有影响的《少儿美术》杂志。

  早年研习齐白石大写意花鸟画艺术,后来在现代艺术、民间艺术和儿童绘画中汲取营养。不断开拓绘画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大展览,有的获金、银奖项。

  2002年以来,分别在深圳、无锡、天津、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并与赵梅生、鲁慕迅、周韶华、冯今松、齐辛民、贾平西、赵贵德、王金岭、张桂铭、吴冠南等,先后在北京、汕头、厦门、深圳、成都、威海、汝州等处举办“探索交流展”和“新写意花鸟画展”。

  晚年致力于哲理小品画创作,在绘画语言和作品内涵方面均有所开拓,受到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多有作品和文章发表,出版《刘荫祥作品集》多册(其中大红袍一册),以及技法书多部。

  1999年和2001年分别荣获“全国百杰画家”和“全国有特殊贡献的十大少儿美术教育家”称号,拍有电视专题片《童心画世界》。

刘荫祥《艳阳秋》

刘荫祥《当硕果累累的时候》

  提到刘荫祥先生,我总会想到《三字经》那句妇孺皆知的“人之初,性本善”。而且总会脱开原解把“本善”二字单另提出来与“童真”并论。我以为这是人的先天的纯粹之美,简净透明,无幻无欺。这种感觉我也常在刘老的画作中找到。老人家正是力图用简净无欺之笔描画世间纯真通透之美。他毕生的创作一直是胸怀童心稚趣求本善表童真的。与其说作画,更象在撰文。看刘先生的大写意,头一眼皂白分明,似一览无余。再驻足品味,则会眉开眼笑或侧目凝思。因为他画里有话,他是在以童眸看世界,用童心悟红尘。他的画劝人向善,他的画去伪存真。所以他的画作用笔老辣而画面稚拙,构图极简却寓意深刻,造型夸张且神态俱在。每每成画,常常有跋语为诠。他的画儿不弄玄虚,不饰高深,不掩微瑕。让人赏罢明心见性,总有所悟。

刘荫祥《岁月留痕》

刘荫祥《向日葵向太阳》

刘荫祥《逆水寻源图》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