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画坛“翘楚三家大写意”——曹剑英作品欣赏(图)
霍然 题《翘楚三家大写意》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王佩祥/文) 绘画史上有“四僧” “四王” “扬州八怪”等组合佳话,天津近当代有“画界五老”(肖心泉、刘奎龄、刘子久、刘芷清、陆辛农);“津门八大家”(穆仲芹、赵松涛、溥佐、萧朗、孙其峰、孙克纲、王学仲、王颂余);“二刘”(刘奎龄、刘子久);花鸟画“贾史阮郭”(贾宝岷、史如源、阮克敏、郭书仁);山水画“天津二JI”(纪振民、姬俊尧)近期又有中青年花鸟画“艺坛三骊”(王惠民、李根友、翟鸿涛);耄耋老画家“艺坛皇黄”(皇甫秉钧、黄枕石)花鸟画两家;山水画“艺坛真城 真城山水”(曲学真、刘家城);涌现出艺坛联袂或契合的美称,纵观天津画坛更有“翘楚三家大写意”(刘荫祥 王俊生 曹剑英)展现出别有一番不同于凡响的靓丽风景。
美术鉴赏家王佩祥先生撰文:“若看现今沽上画 津门大写有三家”,较为详尽的概述了天津画坛这一别具风采的绘画艺术现象;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长城书画院院长霍然欣为其题词。故大宇文化艺术公众平台,陆续推出“翘楚三家大写意”——刘荫祥、王俊生、曹剑英作品微展,敬请关注,欢迎点评。
若看现今沽上画 津门大写有三家
王佩翔
丹青鼎盛的津沽画坛从来不乏优秀的写意花鸟画家。他们传承着京津画派的根脉,接续着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气质,把中国画的水墨功夫发挥的出神入化。水墨写意几乎成了天津画坛的一个品牌。天津花鸟画的写意风格在全国也是闻名遐迩的,常以笔墨酣畅润秀,色彩清纯沉静,造型精巧俏丽,画意情趣盎然而赏心悦目! 中国画的写意画法,除了用笔的果断与准确,还由于水墨的自然融合与涣化常表现出一种意外的天然之美,形成了中国写意画的特殊韵味,特别是上好的大写意画作,最能体现出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所谓“大写意”,并非指大笔一挥的“逸笔草草”,更非是大胆妄为的“似与不似”。它的“大”,在于画面的“大气象”和作画的“大感觉”,反映着画家的“大学养”和“大智慧”。在现今津门画界坚持专研大写意画的画家中,我以为影响突出的有刘荫祥、王俊生、曹剑英三位老画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造型准确,笔墨活泛,简炼的有理,概括的恰切。各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却不失齐派本宗。师前贤并不照搬,看上去各有各调,品读后顿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剑英,天津市人,1944年生。早年就读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穆仲芹,赵松涛先生。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之友书画院副院长,天津长城书画院理事,中国杨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画师。曾应征入伍从事部队文化宣传工作,后转业地方从事舞台美术和剧本创作。其作品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天津展区),《第八届全国花鸟画展》及市美协举办的各类美术展览。出版有《曹剑英花鸟画集》曾在山东泰山美术馆,天津滨海新区等成功举办《曹剑英大写意花鸟画展》。
由于长期撕磨于舞台艺术,其画作也有与舞台艺术之通融,夸张,会意,传情,模拟,撷生活以升华,取其美妙以展现,带给人以精神之愉悦。布局简约,墨色恣肆,痛快淋漓,忘情放逸,用一句时髦的话说:爽!有明晚期绘画大师徐渭所追求的“游戏笔墨,放逸天成”之艺术精神境界和笔墨技巧。
三位大写意画家中,相对年轻的是曹剑英先生。他是从美术院校中从戎服役的军人出身,转业后又进了艺术团体从事舞台美术。特殊的人生经历不但造就了他一种豁达又沉稳的气质,而且铸成了他大气磅礴和诙谐幽默的画风。 在我看来曹先生的大写意画作的特点是注重了画面上物象“形”与“意”的辨证统一,从而作品虽也粗简拙辣,却形准神完,意趣横生。他认为,画大写意不可因重“写意”而脱离“物形”,也不能求“情趣”而违背“情理”。画中物象的塑造,无形则无处安神,无神亦难全其形。物象的变形夸张要适合画意的需要,要注重形式美感与生活情趣的结合。 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曹先生的作品无论是花鸟小兽,还是山水人物,都呈现出一种饱含人生乐趣而纵情抒怀的率真大气。特别在观看他挥毫创作时,那大笔重墨,左手逆锋的操作,令人感觉痛快淋漓!勾划点厾间呈现的画面,不但看着过瘾亦会让人忍俊不禁。
曹剑英《草原剪影》
曹剑英《迎着曙光》
曹剑英 《风展红旗如画》
曹剑英 《红色展厅忆红军》
曹剑英 《雄关漫道真如铁》
论罢三位老画家的大写意画风,我想说:“写意绘画美奇葩,五百年来有根芽。若看当今沽上画,津门大写有三家。” 多年来,中国画界一直在呼吁“大写意精神” ,一直在呼唤,大写意画家。由于大变革时代的当代艺术快速发展,令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以及价值观点都产生了较为悬殊的差异,甚至让一些画家陷入迷茫和无措。所以有能力、有精力、有毅力响应的画家却寥若晨星。纠其缘由则是认识、功力和学养的不足。广览三位老画家的大写意作品可以提醒和鼓励年轻一代画人,为振奋中国画写意精神而学习前辈画家的榜样,努力锻练笔墨功夫,稳步提升文化素养。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