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名家赵晋深先生——遒劲苍润,德艺双馨(图)
纪念赵晋深先生诞辰一百零六周年书法网展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 赵晋深先生(1915年—2010年),祖籍江苏镇江,一九一五年九月十一日生人,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天津外贸职工书法协会理事长、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等职,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在湖北鄂州市莲花山碑林、南方太极碑林都有刻石,曾被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天津艺术博物馆、中国乾陵博物馆等单位作为馆藏,【天津海关】、【引滦入津纪念碑文】、古文化街【乐奏钧天】等碑记匾额都出自其笔下,书法作品和传略入编《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词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大词典》。
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题字
遒劲苍润 德艺双馨
——怀念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赵晋深先生
天津近现代书画界人才辈出,灿若群星,辉映着津门大地。华、孟、严、赵四大书法家名垂青史,而其追随者们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为天津书画百花园增添光彩。赵晋深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赵晋深先生自幼研习书法,7岁上学后,就在一位晚清秀才的指导下刻苦研习书法,系统研习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苏东坡、黄庭坚、李北海、赵孟頫的楷、行书碑帖和怀素、孙过庭等的草书碑帖,及曹全碑、龙门造像等碑刻,深受书法老师的青睐,给予精心传授,10余岁时就能为商家书写门对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后他的正楷、行楷书法日益精进,并成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会员,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誉满津门,成为一代楷书名家。
爝火燃回春浩浩
1984年,天津市书协举办第一届会员书法大展。展览开幕那天,中国北派著名书法大家吴玉如先生也前来观展,他在众多吴门弟子的簇拥下走进展馆,此时馆内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吴玉如先生观看完展览走到书案前,兴奋地对大家说:“今天我看到一幅水平很高的书法作品,我愿意为作者作诗题字”。众人鼓掌,翘首以待。只见吴玉如先生抓住毛笔末端,以高管蘸上笔洗中的淡墨汁,慢慢运笔书写,在慢写中显示功力。这宣纸上渐渐地显现出14个浑厚的大字: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这赞美的题诗真是语惊四座,不同凡响。其后,吴老在人们的期待中慢慢落款,写下这样几个出人意料的墨迹:晋深同志雅属,迂叟年八十三。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既是赞美又是祝贺。赵晋深先生与吴玉如老先生并非师徒关系,俩人非亲非故从来没有交往,这是吴老对书法佳作由衷的赞美和激励。这件事让赵晋深先生终生难忘、无限感激。
他的津南老友、同为书法家的老教育家陈梅庵先生,曾经这样赞美赵晋深先生的书法艺术:“书法造诣颇深,其书法作品工整中求变化,恣意中求遒劲,潇洒大方,苍润含蓄,为当代书法家之佼佼者。”
且看津门第一楷
这还是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天津古文化街在古街重建后,需要在古文化街内修缮后的天后宫大殿悬挂新的牌匾,并要求用正楷书写匾额。津门书法家都期待着,能由自己来承担这既彰显书艺水平又功德无量的差事。然而李瑞环市长亲自过问此事,毅然决定由赵晋深书写,他对秘书说:“此匾额就让津门第一楷赵晋深来写吧”。这位秘书找到赵晋深先生家,传达了李市长的意愿,并提出这匾额的内容由赵晋深先生自己定。这是对赵老极大信任和尊重,这使他心中感到温暖。天后宫内原有的匾额早已损坏,字迹全无,他查阅大量的资料也没找到相关记载,通过询问老人,只能回想起来三个字,即垂佑瀛,而最后一个字却无从知晓。他与老伴(卢英华女士)冥思苦想,根据地理位置等因素,终于将这个字补上。牌匾做好后,李瑞环市长在开街前带着几位天津知名文人,前来审验牌匾书写水平及内容。结果这几位文人面对牌匾上的“垂佑瀛堧”四个字却不知其意蕴所指、内涵是否准确,结果顺利通过审验。
天津古文化街修建好后,为给古街新貌增添文化色彩,李瑞环市长又提出请书法名家为古文化街店铺书写牌匾、门对,并要求承担任务的书法名家每人限写一块牌匾,门对不限。但赵晋深先生却破例写了5块牌匾、2块碑文和14块门对,不仅为古文化街增添文化色彩,其隽秀、遒劲、苍润的书法风格还博得商家喜爱和喝彩。
德艺双馨风格高
赵晋深先生为人谦和厚道,淡泊名利,不务虚名,虽然在书法艺术上很有名气,还荣获过天津市劳动模范,但从不以此为荣居功自傲。他常说:“书法作品,不就是一张纸写上几个字而已”。给他家送报纸、送信、送牛奶的,都得到过他的书法条幅,且没有收过润笔费。一次,他正在家里吃饭,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来者自称:母亲有病在医院需要动手术,但没有钱交医疗费,母亲不做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医生提出只要能够得到赵晋深先生的书法扇面,就可免除医疗费。他进门跪求赵老救命。赵老听罢立即放下碗筷,当即为来者写了扇面书作,来者磕头跪拜而去。儿子说这是骗子的骗术,赵老却认为是积德行善。
还有一次,街道代表来找赵老,请求他在一张纸上写几个字:“请您把垃圾倒入垃圾箱内”,他欣然从命,于是一张漂亮的行书字条贴在了垃圾箱上。一位老者看见了笑着对他说:怎么这么有名的书法家把字条贴在垃圾箱上,真是不可思议。他听后只是笑笑而已。
赵老的书法真、草、隶、篆皆擅,93岁还能用小楷写扇面,其墨宝遍及全国各风景名胜区的碑林石刻,成为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的馆藏。他在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百年诞辰,应天津社科院之邀,用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书写了《毛主席诗词五十首书法集》,印刷一万册,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为津门父老留下了艺术珍品。
赵晋深先生留下最珍贵的墨宝是在湖北鄂州莲花山碑林内,那两块碑林石刻最为显眼,一块用正楷书写,一块为行草书作。尤其那块以行草书写的抄录李白咏王羲之的诗的石刻,摆放于大厅之中,潇洒飘逸,奔放遒劲,气韵生动,颇富神韵,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他将诗人的浪漫与豪情跃然纸上,彰显了书写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书艺代有传承人
赵晋深先生桃李满天下,其书法艺术得以有序传承,其子赵嘉强就传承了他的书艺与人品。年过花甲的赵嘉强幼承家教,自幼随父学习书法,1970年随同父亲下乡至天津南郊葛沽南辛房大队成为知青多年,1975年选调成为工人,1980年招录成为公安干警并进入了政法学院深造,2014年从公安战线退休。他在学习、工作之余,沿着父亲研习书法的传统道路,系统研习古人法帖,遍临王羲之、赵孟頫、欧阳询、怀素、张旭、李北海、米芾、孙过庭等的书法和曹全碑、龙门二十品等,书艺日渐精进。由于笔耕不辍、勤奋不惰,其作品多次入选天津市和全国书法展,并多次获奖。他的作品循法守度,取诸家之长,于楷、隶书求工稳,于行、草书求飘逸,章法疏朗,形制多变,在古朴中寻求新意,给欣赏者以美的精神享受。
赵晋深先生厚德而高寿,享年95岁。他虽然离开我们已10余年,但他的书艺风神和书法传统,已深深根植于津沽大地,并且世代传承下去,成为津门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 少 宗
2021.9.5
我父亲是天津著名书法家——赵晋深,生于1915年9月11日,至今冥寿106岁,我们作为子女很是怀念父亲,准备搞一次纪念活动,但因新冠疫情之故,只能改在网上纪念,至此我们聘请著名作家李少宗先生为父亲专门写了纪念文章,并附父亲的书法作品供书法爱好者们欣赏!谢谢大家!
赵嘉强
2021年9月11日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