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孙其峰笔下的秋色——烂漫似春华(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孙其峰:原名奇峰,1920年生于山东招远。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在中国花鸟画、山水画、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他是天津美术学院的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以及西泠印社理事,是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在当代中国书画界,他的人品和艺品都受到人们的尊敬。

  孙其峰在中国美术事业上成就卓越。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文联分别授予孙其峰——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造型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终身成就奖、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颁发的造型艺术成就奖五大终身成就奖,是全国书画界的唯一。孙其峰是至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位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艺术家。也是至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位将三个奖项集于一身的艺术家,他被誉为天津的齐白石。

孙其峰 秋趣图

八十多年的绘画艺术结晶——孙其峰画语录:

  懒得衰老有三招

  我进入老年的岁月,逐渐感知一个老年画家的通病。这就是艺术的老化和退化。老化只是老年化了,就是说不复有当年之严谨了,但是艺术水平并未退化。退化则是水平降低了。这是可怕的。于是我就想法不让自己退化。现在我初步想出这么几条:  第一,要有像早年学画的心态,不能有丝毫自满。第二,不可懒散。懒是不画画,散是自由式的画,想画就画,说停就停,只画熟悉的,不求画新的和有难度的。第三,要有个计划,按计划要求自己,计划不要过量,还有在执行中不断作必要的修改。我自己省察,觉得做到了以上三点。

 

孙其峰 秋趣图

孙其峰 秋趣图

  存钱与取款

  国画讲究“师造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写生,要出去画速写,这就好比是到银行存钱,到创作时就好比是取款。平时不存钱,不积累,到紧要关节时只能干瞪眼,即使勉强画出来,也必然十分苍白。失血的东西总是难有生命力的。我今年已经90岁,之所以还能画,还能出作品,没别的,就是因为当年舍得存钱,舍得坚持不断地存钱。没有当年的写生的功底,没有当年速写的锤炼,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那就连赊账的地方都没有了。

孙其峰 秋趣图

孙其峰 秋实

孙其峰 秋趣

  为了吃饭与为了取乐

  可染先生认为必须把与文人画同时存在的那些“作家画”与匠人画一起比较看才能说清楚。文人画作者是文人(不像现在有的新文人画的作者,自己并无半点学问)这是不用辩解的。文人当然有学问,有修养。对比看一下那画,“行活”(即匠人画)的匠人(俗称花匠)却是没有什么修养,甚至是文盲。文人作画是为了取乐,如同下棋、钓鱼一样;匠人则不然,他们画画是为了吃饭。文人们画画为了消遣,是乐于干,匠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干,岂可同日而语?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