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津门两书画院举办“南游归来”诗联书画作品展(图)
《游目骋怀 雅记流韵》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王佩翔报道)画上题诗或遊地题句,历来是中国书画家的一大喜好。他们或才学志满,或性情豁达,在给后人留下的大量丹青墨宝中都可体味到画意、诗境、笔情、墨趣所给予我们那种有着华夏民族特质的艺术享受。这一艺术风习历经千载百代的流传一直感染着后世文人。然而,时至当代,能诗擅文的国画家、书法家寥若晨星,一些年轻的书画家更是偏技巧而轻文笔。因此,画上题诗题跋或自创诗句联语的优良传统日渐削弱,书画家的文人气质亦时见衰微。
时值辛丑白露前后,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和天津长城书画院,一行三十余位书画家赴沪参加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而举办的《百年华彩》书画展,在历时一周的活动期间相继遊览了上海、嘉定、嘉兴、绍兴的古镇名胜。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的南湖红船,造访了绍兴的鲁迅故里以及兰渚山下的书圣兰亭和浣江之畔的西施殿。故地的圣迹和古老的传说丰富了书画家们的采风素材,拓宽了他们创作思路,正可谓游目骋怀,触景生情。不少书画家即兴吟唱发露真情。这正好契合了王金厚院长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
早在此行出发之前,王院长就曾向参加书画活动的书画家提出创作书画作品的同时要进行诗词联语的练习,活动期间进一步提出,每位书画家要在游览过后提交出一幅画、或一幅字,一首诗或一付对联,一篇短文的“五个一”作业以记雅韵风怀。此举也得到了此行全体书画家的响应,他们每走一地都留心观察,用心记忆,遣词造句,认真推敲。有的即在行程中出诗撰联,发在微信里征求意见,大家也在争鸣、讨论、纠正、鼓励中相互学习提高。整个团队似乎在充满诗意的欢乐氛围中度过了这次文化之旅。为支持和保护书画家们的诗意文心,提倡书画家增强文化气质,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和天津长城书画院决定金秋十月为此组织举办一次“南游归来”诗联书画线上展,旨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书画家的审美情趣、艺术匠心和文化修养。这里撷选“南游归来”线上展部分诗、联、书、画作品以飨读者。
绘画作品欣赏(作品随机排序)
《羲之爱鹅图》 作者 王金厚
《荷花羞玉颜》 作者 霍 然
《春水江南》 作者 郭凤祥
《兰亭尚在伴池鹅》 作者 王佩翔
《轻盈漫舞鹅池畔》 作者 孙富泉
《彼岸传情》 作者李根友
《翰墨风流冠古今》 作者 刘士忠
《东风正扬帆》 作者 翟鸿涛
《春色岂知心》 作者 邵鸿萍
《晨曦新曲》 作者 崔燕萍
《茂林修竹雅兰亭》 作者 张葆东
《清荷香魂在》 作者 王俊英
《江南雨》 作者 王俊英
《右军惜鹅》 作者 赵玉山
《江南无日不清新》 作者 王惠民
《群鹅伴读图》 作者 尚金声
《红船颂》 作者 刘家城
《晨风》 作者 王印强
《柯岩佛光》 作者 张 晋
书法作品欣赏
《红船赋》 作者 霍然
《怀古寄情》 作者 王金厚
《仰慕虔心读逸少 挥毫寂寞写兰亭》 作者 彭英科
欣临会稽览名山,圣地兰亭聚众贤。
曲水流觞依墨客,书文天下第一先。
作者 彭英科
烟雨楼千载风云变幻
南湖船百年基业大成
作者 邢立宏
嘉定能闻南翔古刹钟声
檀园自有长蘅文脉遗魂
作者 邢立宏
《记游长联》 作者 刘荣生
《红船冲破旧世界 赤帜辟出新纪元》 作者 李向群
《兰亭抒怀》 作者 李向群
群鹅相唤锦鳞戏,此是会稽山水趣,
千载梦中遗瞬间,去读书圣兰亭序。
作者 刘凤棋
《赴绍兴》 作者 崔燕萍
《观西施像》 作者 赵玉山
《红船颂》 作者 刘家城
《遊西施故里》 作者 刘家城
诗、联作品欣赏
《柯 岩》
本是釆石几座山,古时开凿跃千年。
隨唐滞止因何故?妙生一处柯岩园。
作者 王金厚
----------
南游归来撰联数语以寄怀古情思:《志君书圣》
卧薪尝胆,投醪河兴师,复国依两臣妙计,志向浩吞吴越,万世傳佳话。
曲水流觞,会稽山揮毫,称圣靠一书华章,功高独揽古今,千载留美名。
作者 王金厚
----------
《外滩感怀》
驳轮穿梭汽笛鸣,百年今日又秋风。
十里洋场成旧事,隔江遥望大浦东。
作者 赵玉森
-----------
孟秋时节,庆建党百年,沪津同仁共赏颂党丹青,盛赞中华伟业;春天绘宏图,继往开来、百业俱兴、国泰民安,改革开放拓新宇,彰显大国风范。
南湖水畔,忆红船初使,大贤俊杰同怀报国雄心,举酌民族大计;宣言定航标,前赴后继、万途多舛、浪急涛涌,建国立业庆大典,谱写乾坤鸿章。
作者 刘荣生
-----------
《御碑亭》
兰亭天下第一行,轶载唐宗携昭陵,
康熙未见有臨刻,乾隆有爱留颂铭。
再读经典见新义,文脉深植国人胸,
古来墨客多会此,续写新篇为传承,
五十六族大家庭,强盛有赖大文明,
当今中华谋发展,复兴有如红日升。
作者 刘凤棋
----------
《曲水流觞》
列坐水边学古风,流觞过我诗难成,
前贤有例当罚酒,饮酒无诗难为情。
作者 刘凤棋
-----------
《游西施故里所感》
今逢花路浣纱石,不见浣纱越溪人。
回望千峰依然秀,苎萝粉池红如故。
作者 刘家城
-----------
《江南如春》
美丽江南夏如春,风光旑旎总宜人。
岸边风吹花草秀,花盛时节又重遊。
作者 郭凤祥
-----------
西江月 题画《兰亭尚在伴池鹅》
青鸟如风掠过,白驹过隙如梭。
兰亭尚在伴池鹅,书圣奇文已没。
古跡欣逢盛世,中华锦绣山河。
千年故事再传说,永续国学笔墨。
作者 王佩翔
------------
《红船颂》
南湖浪湧驶红船 牢记初心志犹坚
风雨百年排骇浪 江山万里換新天
作者 刘家城
------------
《南遊圣跡撰联》
绝美浣纱女故里,越王勾践复国壮举。
品高兰亭序旧址,书圣羲之揮笔功名。
作者 尚金声
------------
《红粉池》
红粉花色小荷塘,秀颜美容胭脂香。
疑是浣沙西施女,遮云映日一天光。
作者 王俊英
------------
《江南采风有感》
津门秋雨己转凉,江南湿热沐骄阳。
衣衫半湿无奈何,古迹美景牵肚肠。
兰亭碑前品兰亭,曲水边上观流觞,
以身许国赞西施,卧薪尝胆叹吴王。
黄酒一杯说今古,兴替事事话无常。
江南自古多典故,回津慢慢细思量。
作者 王惠民
-----------
《拜谒兰亭》
诸友相携行,山阴谒兰亭。
林竹绕园静,掩映蕩文风。
鹅池鹅戏水,流觞曲水情。
羲之叙聚事,醉笔走虎龙。
自然丰神气,呑吐翰墨中。
苐一行书客,右軍冠美名。
观碑立誓愿,趋步追聖贤。
犹悔入流晚,奋发不枉然。
作者 赵玉山
------------
《南遊撰联》
遊西施故里:
浣女志高能撼社稷,夷光明义忍辱许国。
遊檀园:
嘉定能闻南翔古刹钟声,檀园自有长蘅文脉遗魂。
遊兰亭:
虚怀畅叙盛传千古,茂林修竹曲径通幽。
遊南湖:
烟雨楼千载风云变幻,南湖船百年基业大成。
作者 邢立宏
------------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东风劲吹庆华诞,翰墨丹青沪上缘。
溯源不忘来时路,牢记红船一帆悬。
作者 霍然
------------
《南行记圣》
诗:
欣临会稽览名山,圣地兰亭聚众贤。
曲水流觞依墨客,书文天下第一先。
联:
仰慕虔心读逸少
挥毫寂寞写兰亭
作者 彭英科
-----------
《拜谒兰亭》
诸友相携行,山阴谒兰亭。
林竹绕园静,掩映蕩文风。
鹅池鹅戏水,流觞曲水情。
羲之记聚事,醉笔走虎龙。
自然丰神气,呑吐翰墨中。
第一行书客,右軍冠美名。
观碑立誓愿,趋步追贤圣。
犹悔入流晚,奋发劲不松。
作者 赵玉山
------------
《再拜蘭亭》
茂林幽靜會稽山,父子碑文映眼簾。
千年曲水悠閒過,佑軍依然撥心弦。
作者 邵鸿萍
-------------
《瞻南湖红船有感》
南湖水上一红船,稳舵出行驶海天。
北斗导航方起步,东风引道正扬帆。
作者 翟鸿涛
------------
《南行记》
诗:
鵞池曲觞处 醉赋序兰亭
触物仰书圣 咏怀右军魂
联:
南湖红船波上動
百年辉煌引领航
作者 崔燕萍
-------------
《重访兰亭抒怀》
烟雨水韵绍兴城,书法朝圣谒兰亭。
崇山峻岭遗古迹,茂林修竹叙幽情。
游目骋怀兰气重,流觞曲水诗兴浓。
序文鸿篇传万代,谁人不仰右军名。
作者 李向群
---------
《观鹅池撰联》
仰慕书圣拜蘭亭,轻盈曼舞鹅池边。
作者孙富泉
----------
《彼岸传情》小序
游西施故里见庭院有此彼岸花故为之写照!
西施故里彼岸情,沉鱼貌美传佳话。
作者 李根友
这些作品有些是擅于文笔者的巧思妙得,也有初试毫锋的神来之笔,而更多的是他们殚精竭虑的倾心习作,无论在写作技巧还是表情达意上肯定会有诸多的不足之处,也欢迎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