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秀芝笔下的牡丹——神畅气爽,情真势美(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报道) 刘秀芝,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天津炎黄书画院理事等职,90年代末在天津大学举办l0人画展,2000年初在深圳举办6人画展,2004年应台湾画界邀请,赴台举办个人画展,本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均受到好评,并入选《国际艺术书画集》《海峽两岸名画集》《当代名人大辞典》等等,報纸,杂志,台视台等各界媒体为其作品作专题報导,今晚報赞誉作者为"牡丹仙子"直至流传至今…
神畅气爽 情真势美
--读刘秀芝牡丹画
白金
津门画界才俊辈出,多自青年时代便绘有优秀作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津沽港口便有一名青年靓女刘秀芝在美术园地展露才华,素养初显。光阴飞闪,40年后的今天,刘秀芝已成为海河岸畔牡丹画苑中的佼佼者,获有“妙手”一称。
在一次大型美展活动中,我曾一边欣赏她的佳作,一边倾听她投身国画之途的讲述,深为她朴实无华却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以及她苦心励志,自立自强的创作经历而感动。随之,沽上画坛对刘秀芝的赞誉渐多,王学仲先生赞誉其“着色典雅,淋漓清秀,颇有动感”;其师“牡丹张”锡武先生则认为她“才华天赋俱在,极有成功之潜质”。甚至有文章称她的画“流沁芳香,有仙子之姿”。到底秀芝之“妙手”妙在哪里?成功于何处?近日与她进行了几次倾心交谈,并对其长期以来取得的成绩做了剖析,感触极多,简略述之。
秀芝为画之妙的根蒂,首先在于其有坚定的志向。以从事牡丹绘画为例,她极为鲜明地主张要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把笔下牡丹视为鲜活的生命,撷取其灵魂引为绘画之主题,进而同画作同呼吸,共命运。她坚持要在画面中以美的启迪,给予观者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从而完成对大自然的真诚赞美。这在她各式牡丹画作的命题上即有体现,如《春酣》、(春望》、(春韵》、《醉春风》等,汇集了这些春字,道出她的执着向往。
秀芝作画之另一妙,则在创新画风上,认真观之,可知她遵法度,重意趣,讲气韵,倾心“穷天地之玄妙,抒自然之性情”,力求以飘逸、清雅、温润之格调,凸显自身的感悟和灵性。这不仅使她的牡丹别具风貌,而且在其他诸多花鸟画作中都可看到,她在时时求取境遇广阔,虚实相应,于中西交融的前提下,师诸派之精华,创己身之新途,有此知可驰骋也。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