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刘栋先生 “ 百家争鸣 ” 百方姓氏印四条屏赏析<下篇>(图)

7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天津画院金石书画家、鉴藏家刘栋先生,一九四四年生。四岁始临池,取柳公权玄秘塔法帖发蒙。十一岁从叔父刘未央,再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刘栋先生经过几十年研练柳欧和篆隶,掌握了各种书体的精髓,所写书体达到形神兼备之功。所书体在行内外赢得一片掌声。但刘栋先生不觉满足,一直在困惑,这个困惑就是学别人的学的再好,也是高仿而已,如何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为此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艰苦的研读演练探索,使他悟出了应该从金石下手,先学“死”后学“活"。金石是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于是他抛弃了之前临摹的各类字帖直奔古文物载体,直接用笔去体验勒写古文物本字的感觉。从魏碑上汲取有益的精髓、研究毛公鼎上的西周金文书法等都是他学习金 石书法的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其特有的质拙、雄健、古穆的金石书法风格。当今篆刻书法名家韩天衡赞叹刘栋先生的书法为“世间无二书法”。金石篆刻书画名家华非先生品评刘栋先生的书法曰:“意与古会 特立独行”。


展津门文化,卅载雅集


刘栋先生 “ 百家争鸣 ” 百方姓氏印四条屏赏析(下篇)


      梧高凤自来。刘栋先生的创意和艺术实践,首先得到津门书画界的鼎力支持。在落墨端题大字时,津门八老中的“二王一孙”,即王颂余、王学仲( 呼延夜泊 )、孙其峰,和李鹤年四位老先生,分别以自己最拿手的真(颂老)草(夜泊老)隶(孙老)篆(李老)四种字体,以蒼劲刚强的笔力,在旧绢上写成“百家争鸣“四个斗方大字。四个大字摆在一起,今古相鉴,意气天成。这既体现了老一代书画家对刘栋先生的肯定,也展示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与信心。

1

(刘栋先生老年篆刻照片)

 

       此后,刘栋先生诚请社会名家群跋与百印之四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三十年来,先后参加边跋的有:张牧石、龚望、孙克纲、慕凌飞、华非、韩天衡、刘炳森、沈鹏、童衍方、尹连城、吴燃、陈骧龙、刘光启、田蕴章、田英章、张森等,均为全国及京津沪杭书画界、篆刻界、鉴藏界的巨擘及领军人物。他们从不同角度肯定和赞扬了刘栋先生的创意、艺术成就和探索的精神。

2

百家争鸣(组印四条屏)

端题:王颂余、王学仲、孙其峰、李鹤年书"百”、"家"、"争"、"鸣"


      津门一代文人雅士、诗人、书法篆刻家、金石书画鉴定家张牧石先生,在题跋中盛赞作品,汇掇古今印式,咸集铁笔,字体赅具,风格多变,充分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洵可谓正名之作也 。上海书画、篆刻泰斗、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大名家韩天衡先生,盛赞作品“ 万法归一 ”,认为《百家姓》组印,充分调动了篆刻艺术的各种手段,集大美于一身。津门大儒、书界耆宿龚望老先生,题跋“ 至诚不息,成此大观 ”,无外是对刘栋先生多年求索奋进的精神及其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欣逢盛世,文人相重。作品题跋活动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成为天津乃至全国书画界、篆刻界的一件盛事。


      至此,一幅“百家争鸣”百方姓印四条屏作品,已告完成。作品赫赫煌煌,展现在我们眼前,笔走墨行,龙飞凤舞,鈐红阵列,跳光跃火。一方方印蜕,错落有致,庄重中有灵动,变化中寓和谐,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振奋。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唱。刘栋先生深情地讲,三十年过去了,参与作品创作(端题和群跋)的24位书画印大家、名家中,已有11位相继离开了我们。先贤已逝,作品犹存。作品所展示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貌,将永远金石可鉴,翰墨飘香 。

3

名家对《百家争鸣》四条屏

组印跋文及作品欣赏

4

孙其峰:争(隶书)


已故书画名家陈驤龙跋:

陶文甲骨多奏刀成文

钟鼎古玺虽有铸作

然承刊治刻字几与民族同源起

刻字早于笔墨远矣

栋兄此作,智巧兼优,古趣盎然,新意跃如,蔚为大观

辛未夏日骧龙志幸(印:陈)


       (陈骧龙:书画名家。曾师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文与书法。其作注重传统功力,擅行书、楷书,尤精泥金小楷;绘画以青绿山水为主,以金碧山水最有特点。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


已故书法名家刘炳森跋:

玉振金声

壬申夏炳森拜观(印:武清刘氏)


(刘炳森:书法名家。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文联副主席))


书法名家尹连城跋:

得自然之妙

乙酉冬月璧予尹连城(印:心画、璧予)


(尹连城:著名书画名家。师从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几十年来,执毫勤耕。即承师法又不为其所囿。自成一家。精于楷书、行书,其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展”等)


书法篆刻名家童衍方跋:

精研金石,蒼劲渾朴

时壬辰四月晏方题(印:晏方私印)

 

      (童衍方:书法篆刻名家。幼喜书画篆刻,后得来楚生指教。作品被收入《国际书法篆刻作品集》等,为多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出版《吴昌硕先生的篆法、章法、刀法》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5

李鹤年:鳴(篆书)


已故书画名家慕凌飞跋:

金石大观

丙子仲春拜题于云起楼,虎翁慕凌飞(印:慕倩、凌飞)


       (慕凌飞:书画名家。拜张善孖、张大千为师,为大风堂入室弟子。尤擅画虎,所作形神兼备,气势动人。1982年完成了中国画坛第一幅《百虎图》长卷,轰动了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画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中国的国宝。)


书法名家张森跋:

金石寿

辛卯张森(印:张森)


       (张森 :书法名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二至五届理事,第二至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第二至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等,2001年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书法荣誉奖》 等)


已故书画名家孙克纲跋:

金石神韵

克纲(印:孙克纲)


      (孙克纲:著名书画名家。擅国画。天津画院。随刘子久习画。曾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国画研究会副主席、天津画院一级画师(教授)、作品有《太行十月》《秦岭烟云》等十余种。)


已故书画名家吴燃跋:

熔古铸今

 古萧吴燃(指纹痕)


       (吴燃:著名书画名家。原天津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书画篆刻、鉴藏名家华非跋:

氏曰谱宗主,岂止晦双五

华夏大一统,念祖不忘母

(印:大來)


      (华非:著名书画篆刻、鉴藏名家。原天津工艺美院教授。他的叔外祖华世奎、外祖华世龄是书法名家,祖父李荷笙是绘画名家。他先后拜宁斧成、邓散木、吴玉如为师,眼界大开,品位大升。他与郭沫若、茅盾、张伯驹、陈邦怀、赵朴初、吴作人这样的文化大师和大家交往,收藏甚丰。著有《中国古代瓦当》等)


已故书画鉴定名家刘光启跋:

秦汉余韵

光启(印:刘光启印)


     (刘光启;著名书画鉴定名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几十年来,经他发现或鉴定的属国家各级文物不胜枚举,著名的有:全国孤本,明杨维贞的《梦游海棠城》、大陆孤本,宋人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等。)

6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