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闫勇国画——设色高雅,气质脱俗(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闫勇,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书画研究会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天津市十佳青年美术家,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艺术学院绘画艺术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擅长山水画、花鸟画,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天津市第二届花鸟画展银奖。
1975年生于山东陵县,自少时喜好书画,师蒙孙玉华、田瑞先生,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受业于范曾、杜滋龄、陈玉圃诸先生。2006年,作品入选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8年,作品《静契幽怀》获天津市第二届花鸟画展银奖。2013年,作品《锦羽和鸣》获天津市第八届青年美展铜奖,荣获“美育中国梦”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奖。2014年,中国画作品《挂月浮翠》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美展铜奖,荣获天津市第四届“十佳青年美术家”称号。曾在天津、山东、广东、广西、北京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出版有作品集《观复集闫勇卷》、《中国当代名家闫勇》、《诗画入境——闫勇中国画作品集》,在《国画家》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闫勇基于对传统青绿山水的研究,强调水墨写意性与青绿山水融合,打破青绿山水的工笔勾线赋色的特点。中国山水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包括禅宗文化的影响,确立了抒发和写意的艺术观。所以中国画最大的特色是写意性,这种写意性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抒发的的特点,但是中国工笔青绿山水山水则更强调工,对于抒发性有所短缺,从李思训父子,到王希孟都是工笔山水,勾勒晕染。我在画山水画最强调的就是写意性,保持画面的书写性,从来不打草稿,直接勾勒,如果不上颜色,就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基本保持东方文化的基调,追求单纯、自然、沉着淡雅的色彩观,强调色不碍墨,色墨交融,强调谢赫六法的“随类赋彩”,就是要求画面色彩务必单纯,主张以物体的固有色彩为主调,红花、绿叶、白云、青山,基于人们对大自然最感性的认识而已。山水画设色的分类可以根据色彩的厚重程度分为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大青绿山水和泼墨泼彩的没骨山水画,浅绛山水是在墨笔山水的基础上略施藤黄、赭石、花青等浅色,多以覆盖性不强的水色衬托出水墨的浓淡韵味。虽然着色不多但意境高雅,色墨交融互补互利,有超凡脱尘的意蕴。小青绿山水是在墨笔浅绛的基础上再增加赭石、三青、三绿、朱砂等有覆盖性的石色入画,既能达到色彩丰富自然,又不能伤害墨韵为宗旨,同时也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相彰的效果。
(宷墨画馆)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