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柳春水——深切怀念著名画家曹德兆先生(图)

8

多元艺术家柳春水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柳春水,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电视台《走进彩墨空间》文化专题片特邀执行编导;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暨勋章获得者。


《德艺高尚  吉兆后人》


        ——深切怀念著名画家曹德兆先生


柳春水


        今日晨起,突然接到德兆先生女儿,曹家小妹的电话。电话里传来小妹的哭泣声,我心一紧,预感到出事了……从小妹哽咽断续的泣诉中,我得知又失去了一位知我懂我的师长——著名画家曹德兆先生因病去世!


        听到此噩耗,我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平复小妹的情绪。我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发涩发酸,悲痛的情绪溢满心间。早在两个月前,我与小妹通电话,得知曹叔叔因病住院,由于疫情原因医院管理很严,不能前去探望。从那时起,我每日祈福老人家早日康复,今得此消息又赶上疫情严重全员封区,最终不能见上老人家最后一面、送上老人家最后一程……成为终身憾事!夜静了,我只有独坐灯下,回忆与曹叔叔二十五年来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以慰情怀。


        二十五年前我就认识了曹德兆先生,称“曹叔叔”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曹先生与我恩师已故著名画家于復千先生为中央美院同年同学,一次恩师带我去天津美协办事,当年曹先生时任美协秘书长,恩师让我称曹叔叔,从此开始了我与曹叔叔二十五年的往来。曹叔叔不仅在绘画专业上给我指导,关键是教会我如何做人做事,做事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曹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德艺高尚,奖掖后学的尺子,他是我日后做人做事的一面镜子。


        二十五年来,有二十二年每年的正月初三,我都要去给曹叔叔和婶婶拜年,好象成了法定日。每次到家总看到曹叔叔和婶婶在客厅中等待我的到来,曹叔叔不爱喝酒,喜爱吸烟,每次见面他都要拿出最好的烟给我,吸烟作为我们的共同爱好更增进了我们之间的特殊感情。叔叔每次都要了解我工作上创作上生活上的一些细节,我都一一通报。尤其是在绘画上,曹叔叔告诉我: “春水,你在绘画上一定要自信!不要受各地域划分影响束缚自己,只有去吸收地域画派的经典之处,不要照搬,要有自己的绘画个性。你学画起步点很高,我和你老师都是受近代绘画大师的教授和影响,所以你的绘画前途是光明的!”随着岁月的流淌,我与曹叔叔又增加了一份师生之情。日后,曹叔叔与我恩师在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交往,都有我去联络安排,我好像成了两位老同学之间唯一的联络员,这是二位师长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曹叔叔的生日是每年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二十二年来,我没落下一次不去。有一次因为工作一时难以脱身,晚到了一会儿,一进门,曹叔叔就说: “春水一定是有事,他不会不来的,刚才我还和你婶说呢。”每次去曹叔叔都会问我创作上的进展,鼓励我办个人画展,叔叔是这样对我说: “春水,抓紧办个人画展,趁着我身体还行,还能出去,叔叔要给你站台,我得给你去讲话呀!”可我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一直没有实现,还是因为我自信的原因,想想终成憾事。


        2014年我出版个人画集,曹叔叔得知后,非常高兴,又一次鼓励我,我请曹叔叔给我写几句寄语,叔叔说:“我一定写,虽然我上了年纪,但春水的文章一定要客观的写好。”于是就给我写下了题为《雍容恢宏,真情内涵》的文章。后来,我再次出版画集,曹叔叔又为我提写了“春水意写心象”书名。今晚翻一翻书已成遗墨,我心情沉重,思绪也很乱,记忆在跳跃中出现,实实在在搜寻着与叔叔的交往与过往。


        记得有一次与曹叔叔闲谈中谈到篆刻,说到我的恩师于復千先生曾应允给叔叔刻一方名章,但至今还没有刻。我把此事告诉了我的恩师,于先生说:“确有此事,春水啊,你给我办了一件好事。”恩师给叔叔去电话,说我抓紧刻,刻好后让另一个学生送去。电话里传来了曹叔叔的话语:“别让其他人来,只让春水送来,我只认识春水。”当时我就在电话旁,我听到了叔叔的话,心中感受到了我在叔叔心中的位置!


        印章刻的是“德兆画印”四字。一年后的2007年,我的恩师于復千先生病逝。记得应该是2017年正月初三,我给曹叔叔去拜年。叔叔正给安徽友人做画,画的是牡丹,我进门后曹叔叔就说春水的牡丹画得好,让春水画吧。我跟叔叔说我还在学习,最后叔叔说算咱们合作的,我不敢再推诿,只好画了。最后曹叔叔非要落上我的名字,我知道这是叔叔对我的厚爱,可惜没留下一张照片,我也没打印章。说话间又谈到了十年前恩师给叔叔刻章的事,说只刻了“德兆画印”,没有刻姓氏。我记在心里,2018年春节,我试着刻了一方白文“曹氏”二字带给曹叔叔。叔叔见后说:“好!与復千风格一样,不愧是復千的入室弟子。”这样,两方印章终成合璧!但斯人已去,两位恩师都已做古,令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近三年,因疫情原因,每逢过年和曹叔叔生日,他都会提前打电话来告诉我暂不要去,要注意防范疫情,待社会疫情清零随时都可以来。在此期间,我与曹叔叔经常用微信保持联系。疫情期间的一天,叔叔给我发来一幅他的近作《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是以当时非常流行的歌曲意韵创作的,叔叔让我谈谈对此画的观后感受,这一切如在昨日…… 回忆至此,我心情纷乱,不知要用多少文字才能记下与曹叔叔交往的这二十五年的故事。愿老人家天堂安好!愿天堂中的墙壁上,再现《绿了芭蕉红了樱桃》《雪域风情》《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愿曹叔叔的楷模精神流芳千古,吉兆后人。


2022年5月30日夜   春水泣记

模板2

       曹德兆,男,1939年7月生于天津,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画室,后在天津北辰区文化馆工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红桥区政协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一级美术师,天津画院顾问,天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传略收录于《世界著名艺术家词典》,《中国美术年鉴》等,擅长油画、中国画,其作品《边陲歌舞》、《高原驼铃》、《南国情》、《海棠花》、《君子兰》、《海滩速写》、《武夷秀色》等油画作品和中国画《藏女》、《高原风情》、《赏梅》、《牡丹图》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作品还有油画《喜丰收》、《秋韵》、《 草原春色》、《绿色的风》等,壁画《春之曲》等。作品曾在日本神户、名古屋、大阪、四日市,韩国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出版画集,部分作品获奖。中国画《牡丹》获国际水墨画优秀奖。曾五次访日进行文化交流,作品多为其政府和收藏家珍藏,长期的基本功磨炼,使曹德兆练就了坚实的造型能力和绘画基础,进而对绘画的理解和审美情趣的追求,形成了一套不俗的艺术格调和品位。他的人物画,讲究“以神写形”,不求细节的精致,多见笔墨迅疾、简括、松动,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意到为足,画出了不同意境和神韵。

2

 

1


3

曹先生遗作

4

《曹氏》柳春水 刊

5

《德兆画印》于復千 刊

6

曹德兆题“春水意写心象”

7

(本文作者与曹先生)


紫雨轩书院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