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学者姜维群:说点扇事助清凉(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姜维群图文) 炎暑已至,虽空调户户有,扇子也家家备,家中随处放置蒲扇一二,随意扇扇,疾缓由意轻重随心,也是夏日一快也。
然有讲究者,找一好扇骨,配上手绘手书的扇面,正所谓:折扇在手,文雅自有。扇面讲究名人书画,在写画扇面上更有许多雅事雅趣发生,说几个事以助清凉。
天津擅写画扇面的书画家当推余明善、龚望、孙其峰等诸先生,龚望先生爱写“清爽”“好凉快”两三字于扇面上,常常大笔一挥立等可取。但写上款时必按照老规矩不写名讳,而问字或号再写上,本人无字,于是龚先生给我的上款常题“维公”。
画家曾昭国画扇最多,曾为之举办过三次扇面展,每次百扇左右,且每次展后都有人“一锅端”。
扇画从清末民国一直炙手可热,在诸多的南纸局笔单中,画写扇面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如天津民国画家曹鸿年在松寿轩挂笔单,润例上有“扇面与尺方册页6元,画竹兰与尺方册页4元”。其写四尺对联4元,五尺对联五元,六尺对联六元,如此看来一平尺扇面和12平尺对联同值。
海派画家任伯年是大家,但据郑逸梅《艺林散叶》记,“任伯年当时画扇,润笔三角,甚矣其廉。”也是海派名家潘伯鹰,他给人写扇,把上下款相并,位置一般高,以示不甘居人下。
王学仲先生赠人书画扇面喜给人写上款,而华世奎对待要求题写上款的人有自己的标准,其人若社会口碑不好,即使多给钱也拒写。民国时期民主人士马一浮,一般情况下不写上款,如需上款润资加倍。
扇面尺幅不大,却能扇出许多风,也引出许多风雅风致乃至人的风骨。为此本人也凑凑热闹,扇面涂鸦,以博诸方家一粲焉。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姜维群 作品欣赏
作者姜维群,号欣缘道人,天津著名文化学者、资深报人、收藏家。近年来热衷于书画传统的创新发展,以左手隶书融合拓印、书法、绘画等形式,创作出颇具雅韵的书画作品,在文化艺术界获广泛赞誉。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