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虎名家赵玉山国画——墨色涵浑滋润,意境朴实亲和(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赵玉山,1950年生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受聘为(香港)亚洲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原美术研究院美术顾问兼高级画师。研习人物画后专攻画虎,用以神赋形,小写意之法,试图把西化的浑厚、中国画的神韵、中国武术的功架完美组合。经过数十年笔墨锤练,以画虎闻名画坛。
当代画虎名家赵玉山不仅画虎,还对虎有着深刻的研究。提起虎,他如数家珍:“虎在世界上曾经有过8个亚种或宗。尽管没有详细的数据,但估计1900年前虎的数量可达十数万只。现在有几个亚种——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岛虎已经灭绝,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在另5个剩余的亚种(孟加拉虎、中国虎、科比特虎、西伯利亚虎和苏门答腊虎)中,中国虎的数量已下降到一个危险的数字,而野外的西伯利亚虎也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其数量只有几百只,生活于自然栖息地中的非笼养虎,总数约为四千只。这些数据与几十年前的统计数据相比还是充满了希望。那时印度的孟加拉虎数目不及现在数量的一半,而野生的西伯利亚虎还不到几十只。”一位画家将他喜爱的艺术表现物如同专业的动物学家一样,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用画笔去唤醒人类对老虎这一珍稀动物的热爱和保护。难怪赵玉山画虎与别人不同!因为他的艺术作品有着明确的核心价值指向——天人合一。
赵玉山画虎、爱虎,印章刻“孚君翁”,画室也取名“孚君斋”。他画虎既不同于古代画虎名家石恪、包鼎、李公麟,也不同于近现代画虎大家张善子、胡爽庵、汤文选,但从作品中又依稀可见胡爽庵迎风抖擞、惊艳傲世,张善子用笔稳健、线条枯辣,汤文选水墨淋漓、写意达志的艺术风格。他将这些名家的艺术特点加以拆解,然后再度组合,进行二次加工。赵玉山曾自嘲他的虎是“组装体”,怪不得他的虎与别人不同!
他曾说“虎有撼山之力”。他笔下的虎大部分都是表现虎的神态安详、如醉如眠,同时他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虎腭、鼻、爪,加宽、加长、加大,使人不禁联想到一旦这只虎养足了精神,它所迸发出来的威力,足以震撼三山五岳。新作《王者之风》,其画法少用积墨和复笔,构图虽满并不复杂,通篇绘制皆用凝练的笔墨挥写而就,给人以信手点染,涉笔成趣的感觉。但仔细观察,又笔无妄下,处处精当。此画中斑斓猛虎身上用随形斑纹勾勒,其他部位一律用湿墨写就,而虎的后背以排列出中心墨线,突出虎的健壮身躯的体量感和筋骨坚韧。在神态的表现上,作者将其虎口略张,躬身猫步,似乎高速飞奔之前的瞬间。宝石色的虎眼炯炯放光,线条坚韧猛历,墨色涵浑滋润,力透字背,意境朴实亲和,愈发富有生命力。
赵玉山画虎注重生活感受,他极力自然地表达物象的神韵,以此唤起观众的亲切感。由于老虎在自然生态中为人所爱,他就利用画虎这一职业平台向世人普及各种文化知识,由此要求他本人对绘画技法和画理章法非炉火纯青而不能。他在绘画时传导给读者的是,如何将墨法淋漓,表现物象浑厚华滋;对水和墨在宣纸上的渗化作用如何做到恰如其分。观者在观看他精致演译着的顿挫、轻重、浓淡、枯湿、浑厚、苍润的同时,极大地享受着他完美地将虎毛渲染出茸毛的水质效果与体积之感。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