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笔墨当随时代——著名画家张福有(图)

微信图片_20220821170449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199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画学会理事。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天津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墨彩交辉写精神


张福有人物画解析


       论及中国画,自古便有“心印”之称,以笔墨法度、章法图式抒写心性、营造境象,是历代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言人物画:“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肖其品”必先知其心,始可称“心印”。对于人物画家来讲,得其“心印”者,才能“超越形似,直追神似”,表现人物内在气质和时代精神。


       面对当下人物画创作及其繁荣的现状,如何把精神追求作为艺术家心灵的寄托,把握时代“心印”,创新艺术语言,是每个画家竭力所实践所思考的。人物画家张福有,就是在这个创作大潮中立定精神,从容不迫地孜孜探索的一位。

1

正月里来闹社火  200cmx200cm 水墨纸本 2008年


       福有先生的人物画创作经历了几个阶段。美院毕业前后的一段时期,受当时新文人画的影响,他钟情于历史变形人物的塑造,画面也打破传统布局,多以构成的方式来营造视觉空间的新感觉。汉简书法的融入,又使画面增加了传统的线性关系。


        其后,在北京期间,受中央美院人物教学体系的影响,开始复归于以写生和写实为基础的水墨人物画法。这一时期,他画了许多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对笔墨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特别是传统笔墨与形神的关系,在他的作品中有着明确的体现。既要把握住形的准确性,更要保持笔墨的灵动性,还要在形神之间,体现画面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创作方法,随着笔墨的老道,以及主题性创作的变化,至今一直成为福有主要的创作方式。

2

        近年来,福有在自己笔墨语言的构造上,始终处于探索创新阶段。如何以更加丰富的创作手法来表现时代精神,如何以更加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笔墨内涵,来传达一位画家的内心世界的“心印”,成为他在观念上首先突破的关键。


       于是,他开始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来思考艺术的本质问题。面对这种观念革新的新的艺术境界,领悟人物画魂和探寻民族之魂的体现成为他运筹的核心。我们看到,在他的笔下,人物的造型越来越超乎社会的属性而赋予了更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通过他的“迁思妙想”和“惨淡经营”,一反传统文人画中超逸物外的人物情境,一反他自己预先所设置的中国人物画的笔墨程式,置时代人物于苍莽的墨彩氤藴之间,无论是描绘色墨交混中的高原子民,还是笔墨氤氲的喃呢少女,他都能使之“神遇而迹化”,把定笔墨和精神之骨,纵横驰骋,完全把自己融会到了画面的大境界之中。

3

夏河晨光  180cmx180cm 水墨纸本 2013年


      《收获季节》和《落雪无声》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青稞地里的笑声,人物刻画的从骨子里发出的声音,与笔墨的交汇,灵动且有形的线条,共同构成画面收获的张力。而《落雪无声》则通过对牛的墨晕,以及与一组人物动态的描绘,加大了对藏民心灵深处信仰的烘托,无声胜有声。


       按传统中国画的评判标准看,福有先生的人物作品是以神取胜,以格取胜。这些作品里体现了他对艺术境界的营造能力,同时其对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的理解和运用是高度自由的,体现了他的书法功底,以及对笔墨语言的驾御能力。在他的人物画作品中,具体的笔墨语言是隐藏在内容、题材背后的,这又说明了他对艺术首先追求的是沉雄博大之格局和人物生命之神韵。

4

朝圣  69cmx18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中国画家没有不重视笔墨的。但怎样重视笔墨,怎样把笔墨化成有意义的内涵,化成他的“格局”和“神韵”,并不是所有的画家能理解透并做到的。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一个手段,笔墨本身也是一个表现,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我们知道,中国画是在一点一画、一笔一墨中,通过皴擦点染,把笔墨本身的力度、韵律生发出的生命力流露出来。黄宾虹曾说,中国画的每一根线条,它不是“线”,而是莼菜条。这个比喻很生动。中国画的线,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上的线,是有修养的线,是有情有意的线。在福有看来,更重要的是从毛笔的特性上去认识和把握笔和墨的内质属性,以及它的文化含量,要以线条之骨来撑起人物的内在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用笔墨达到与人物精神和时代气息相表里,又与文化相并行的创作目的。

5

落雪无声  69cmx140cm 水墨纸本 2020年


       笔墨为骨,色墨交混,古已有之。但在新时代,还有一个时代精神问题,这就关系到不仅是笔墨、彩墨的问题,还有形式语言的创新。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对福有而言,确乎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我们从福有的《彩墨高原系列》中发现这种笔墨为骨,色墨交混的处理方法,这与他对笔墨变革的思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系列中,笔墨和墨彩更多的强化了带有表现主义倾向的语言特征,人物的造型也渐脱开基于速写的形似,呈现带有一定夸张性的变形,画面整体形成了观念性和意识流,而墨彩关系的变化统一于类似理想化的新的语言情境。

6

我要上全运  180cmx180cm 水墨纸本 2017年


       想创新,想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打破前贤套路,用新的观念和范式去解析自然、社会和人,传统和时代,民族与世界,多元融合,多维发展,谈何容易。在对这一创作问题进行突破时,福有在一手伸向了传统的同时,一手伸向了如火如荼的生活,向生活要新思想和新观念,向生活要创新的素材,形成自己新的探索。


       中国画的发展告诉我们,笔墨又不仅仅是一个手段,笔墨本身也是一个表现,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传统人物画中的语言虽然不完全适应对当代生活的描绘,但,传统笔墨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应该义无反顾地回到每个人物的生活和历史感中,也应使笔墨既能融于画面大的布局结构,又能赋笔墨以民族人文精神。

7

收获季节  180cmx180cm 水墨纸本 2014年


       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使福有更坚定为用传统的笔墨和彩墨形态来表现时代生活,并坚信通过笔墨和彩墨必能为他的新人物画注入文化内涵的信心。


       福有多年的深入生活,赴新疆、西藏、云南、甘肃、贵州、青海等地写生,让他在这种西部的大山水中看到了人文生活中最美好的内质,尤其那里的民风朴实,人性纯洁。其所展现的生命的本质之美在这里得到了他内心如愿的阐释。那里的山水树木和生活都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这种原生态对现代的文明形成反差:它有生活,但不琐碎,浑厚质朴。有内容,但不繁缛,明心见性,一如西部之辽阔无垠,雄浑而简约。


8

空城计  96.4cmx90cm 水墨纸本 2020年


      而对这种质朴简约的表达,福有采用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同时,把传统笔墨与彩墨的结合运用到画面之中,营造了一个跨时空的意境,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传统与当代之际,构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世界。


       在笔墨和彩墨的大关系上,他仍强调写实的严谨,既突出人物造型的形,在局部结构上精谨描绘,又对整体画面的势态进行类同于山水般的皴染。而在具体人物的形象结构描绘上,则未失线性之妙,把传统书法中行草的用笔方法同这种大的笔墨结构融为一体,速写勾线,素描造意,并以此去阐释他对生活和创作本原的理解,以及他对天人关系和历史时空在创作意义上的哲学思考。

9

彩墨高原  96.6cmx180cm 水墨纸本 2020年


       从福有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具有原生态生命感的人格力量以及用笔墨的当代性来强化文化的时代精神含量,这是他的“心中之印”。


       可以说,福有的人物画作品,完全是围绕历史和现实而展开的主题创作,他的笔墨语言也更多的是围绕表现的内容而展开。但笔墨语言本身需要有一个与时代文化并行的问题。离开时代性,语言再新,也不可能达到表征时代的目的。这也正是石涛讲的“笔墨当随时代”,这句常用句,内容很深刻,它是一个艺术发展问题。福有在语言的时代性与文化性方面可以说达到了浑融无际的感觉。

10

彩墨高原  96.8cmx179.4cm 水墨纸本 2020年


       因为他的绘画是从生活入手,丰富的生活积淀以及由此而展开的文化内涵,都让福有把具有历史和社会性的人物这一描绘主题作为创作的第一要素。这就使他在处理笔墨语言时,能够紧紧围绕这一素材而展开。同时,传统已有的语言不完全能够为他所用时,生活的认知和借古开今成就了他笔墨中的每一颗线。这颗线,既涵容了人物的生命精神和时代人文,又成就了传统文化的笔墨内质。


       这种精神绝不仅仅是“搜尽其峰打草稿”而能替代,或是单纯地玩笔墨,人文历史、东方哲学、时代大势等都是精神的内核,也就是说,他所要寻求的是艺术之魂。是魂,就是行动的主宰和创作的源泉。画人物,要领悟人本之魂,搜索生命之魂,最后求取的是艺术之魂、文化之魂和民族之魂。一个魂字,涵盖了笔墨,涵盖了历史,涵盖了时代。

11

彩墨高原  96.8cmx89.8cm 水墨纸本 2020年


        中国画的民族化发展,必须在民族文化品位上赋予作品全部的内涵,同时在形式语言的设置上,也应对笔墨的发展史进行辩证的承接和反叛,强调个性感与历史感及时代感的统一。在福有人物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笔墨与文化与时代的理解,实质上也体现了作者内在的心理构成方式与层面,而恰恰这种题材的选择是观念构成与文化内涵的反映,这是一种真正文化意义上的艺术表现。


       当前中国画正处在一个空前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当然这并不能对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画造成威胁,也不可能对其生命力和发展趋势产生动摇。我觉得当代画家应更多更自觉的用不同题材与不同技法与文化、思想与观念进行碰撞和对话,发现自我认识中具有深刻内涵的事物进行描绘,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的内涵更加深刻,让艺术的观念更加充实,让艺术的题材更加丰富。

12

彩墨高原  96cmx90cm 水墨纸本 2021年


         张福有先生的人物画作品,正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新的认识和新的范式。


李毅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2021年6月8日

13

彩墨高原  45cmx48cm 水墨纸本 2020年

14

朝圣之路  25cmx30cm 水墨纸本 2017年

15

侗家集市  69cmx70cm 水墨纸本 2013年

16

洛桑和卓玛  69cmx70cm 水墨纸本 2018年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