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金石书画家、鉴藏家刘栋——心有大境 自在安然(图)

1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金石書画家劉棟先生(1944年生),承家學,自幼習金石書畫,旁及古文物鑒賞。1961年參加革命,60年代中期經歴三年硝烟洗禮。1969年有緣涉獵擦擦,至今逾50年。全家節衣縮食,以菲薄的工薪、出賣創作的藝術品,搶救性地保護了千件珍貴的古老擦擦。堅持深入中國境内藏傳佛教傳播的十幾個省(區)實地考察,采集散落於藏區行將失傳的資訊,潜心研究擦擦理論,取得突破性學術成果,填補了該分支學科世界性空白。海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統、規模推介擦擦的大型圖書典籍《擦擦》(劉棟編著),於2000年向社會推出。


心有大境 自在安然


——专访金石书画家、鉴藏家 刘栋


        身形清瘦,小帽长衫,银髯飘散,刘栋老先生有一份常人没有的超然洒脱和自在安然。

2

        刘栋先生是著名的金石书画家、鉴藏家。其家学深厚,四岁临池,初习柳公权,十一岁从叔父刘未央,再攻欧阳询,并由秦汉印入金石之学。同年拜在蓬莱老叟于吉甫门下绘事兰竹。后私淑苦铁、借山,专攻写意博古。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野予先生问道刻瓷。以金石蒙养入印,以印入书,精篆隶和传统刻瓷艺术,尤以碑版铜器拓片和“茶档”等题跋为乐事。存玩从艺渐成“书至极时书似画,画臻妙处画如书”的审美情趣和金石气韵。因其个性鲜明,无与人同的艺术风格,受邀为影片《狼图腾》和《大唐玄奘》题写创作片名。更是开藏文化分支学科“擦擦”先河,辟“茶档心画”、“行脚印”艺术新径。尤其领创的“茶档心画”颇受瞩目,被认为是“茶档凿空”的全新艺术形式,是对茶文化的一种补益和提升。

3

年轻时的刘栋


        刘栋先生不仅艺术造诣精深,其人生更是精彩。出身大家,学养深厚;遍走山河,洞晓民风;上过战场,经过生死;行多见广,博览多识。有大见解,生大气魄,不为小情小趣所束,勇辟新境,敢开先河,金石书画中现万千气韵。有大格局,得大境界,不为浮云幻像所扰,卓尔不群,返璞归真,茶墨雅趣中安享天年。

4

刘栋为本期大家养生版题写版头


        记者:年初您的“茶档心画——刘栋茶纸书法精品展”在天津展出且颇受关注,对于“茶档心画”这个全新的艺术门类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请您介绍一下。


        刘栋:中国的文人都是惜纸如金,我也不例外,即使包茶叶的纸也会用各种笔墨反复使用。后来发现,笔墨与茶纸的碰撞会出现一种别致的效果。我本就爱茶,更爱书法,将这二者合体变成艺术,在茶叶包装纸的实用功能上,赋予其艺术魅力,茶香浸墨香,这是突发奇想偶一为之,却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创作方向。茶纸本是包装纸,是茶产品的一部分,其材质和布局,都不是为书画创作而生,需要巧妙构思和创作。我倾注心力,研究十余年摸索出了“茶档心画”的创作规律,创作了一批作品。2014年,在北京推出“茶档心画”展,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当代茶文化领军于观亭先生认为这是对茶文化的一种提升,是一大贡献。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称之为“茶档凿空”。2015年还在茶都杭州的浙江大学举办“大师带我玩清闲”等系列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5

茶档心画


        而之所以被称作“茶档心画”首先是因为“茶档”。茶档者茶叶的信息档案也,也就是茶叶的包装纸,其中有茶叶品名、种类、产地、标准、克重等信息,是茶的身份证和档案。中华茶文化史上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之说,而包含茶叶相关信息的茶纸则是茶档,可以称“纸为茶之档”。“心画”则是书法的雅称,因为古有“书为心画”之说。在茶纸上书写、钤印,丰厚茶纸人文和艺术气息,使简单的茶纸成为极具艺术价值和品味的精致茶档,丰富了艺术品类,并以此来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精粹。茶档心画还是新兴的艺术门类,目前尚属小众,还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尤其需要年轻人的认识、喜爱、学习和传承,才能使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6

茶档心画


        记者:电影《狼图腾》是您题写的片名,而《大唐玄奘》则是你颖拓创作片名,首开颖拓片名先河,请您介绍一下创作两部电影片名的情况。
             

        刘栋: 2014年,应中影集团邀请为电影《狼图腾》题写片名,为符合电影苍茫草原的背景和气魄,采用苍劲、丰满的金石篆刻体题写片名,使独特的书法艺术在更广的范围传播,非常有意义,同时书法能为影片增色,受到广泛好评也颇感欣慰。

7

        为电影《狼图腾》题写片名


         鉴于此次良好的合作和极佳的传播效果,在制作电影《大唐玄奘》时,中影集团又来邀请我为影片题写片名。《大唐玄奘》不比《狼图腾》,是对一代高僧玄奘法师辉煌人生记录和展现,是一部尊重历史,还原史实的传奇巨制。我对一代高僧玄奘大师更是无比敬重,不敢轻易题字,但又不好谢绝。我思忖良久,决定使用尊古今仿的艺术——拓片形式来表现电影的片名,这也是电影片名题写开先河的事情。为反映盛唐的“正大气象”,彰显玄奘大师的德行与修为,最终以颜体楷书仿写而成。再次以传统文化精粹的书法艺术为影片增色。

8

为电影《大唐玄奘》创作片名


       记者:您艺术涉猎颇广,绘画、篆刻、刻瓷、金石书法以及鉴藏,当下很多人也非常热衷于收藏,您是鉴藏收藏大家,您是如何看待收藏的呢?对于颐养身心有帮助吗?


        刘栋:收藏的真正意义在于“鉴藏”,既要鉴真伪,更要赏高下。首先,收藏应该下大力气去学习、研究藏品所涉及的学问,必须多读书多观赏,增长自己的学识。如果只是将藏品搬回家,无非是一个仓库保管员,不仅谈不上收藏,还有可能造成藏品的损毁。其次,收藏不能带有丝毫的功利目的,现在不少所谓的“收藏家”更像是搞投资的“金融家”,将收藏仅仅当做一种投资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以“藏”生钱。而收藏家应该是打心眼里钟爱藏品,爱得不能再爱,这才将其藏起来。同时,还应该以鉴藏收藏养心性,广览多读提升“眼力”学识,品鉴藏品更是提升自己的品味和认识,发现藏品背后的故事、文化和意义,真正理解收藏之道,也是身心的修养。

9

       再有鉴藏不是闷在屋里闭门造车和臆想,要去走访、调查和发现,这是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过程。我为擦擦收藏,用双腿丈量藏区,几十年间走遍青藏高原100多个县,这需要一个好身体来支撑,本身也是锻炼身体的过程。

10

刻瓷作品


       记者:您开“茶档心画”艺术新径,您肯定喜欢茶,您认为茶之于养生有什么益处吗?


       刘栋:我从4岁就开始喝茶,至今与茶相伴75年了。茶乃百病之药,我是以茶养生,一年到头很少生病,有小的毛病喝点茶进行调理就行,比如感冒了,喝点老白茶就好,胃口不好喝点红茶。但喝茶养生也有学问,要喝好茶还要喝对茶。

11

        比如空腹、腹泻不能喝绿茶,油脂过多要喝生普,而且要喝至少6年以上的普洱茶,当年的普洱最好不喝。新茶要慎喝,即使绿茶,也要至少收藏半个月之后才能喝。而且茶叶的贮藏也很重要,绿茶要冷藏,铁观音要冷冻,红茶陈年普洱正常保存即可。喝茶益于身心,益于健康,但也要结合各自的身体实际情况,也要科学合理饮用。

12

       记者:现在的饮食起居是如何管理和控制的?        


       刘栋:生活起居主要是“不逾矩”,而我老伴儿对我督促和帮助很大。饮食上坚持“吃杂食”,五谷为养,饮食上要均衡,而且要掌握度,多一口也不吃,不给肠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没见过的新奇的东西不吃,吃的都是符合我们身体状况的,比较熟悉,不会出现祸从口入的疾患。饮食习惯上在老伴儿的督促下也有改变。

13

刻瓷作品


        以前我是比较喜欢吃烫的食物,饺子要吃刚出锅的,茶也是喝极热的,老伴儿总是劝我不能吃太烫的,会损伤消化系统的黏膜,对肠胃不好,对健康不利。开始不习惯,后来在老伴儿的坚持下,逐渐地改过来了,确实感觉对身体有益。再有以前爱吃肉,爱吃甜,老伴儿说这样不健康,慢慢地也调整过来。所以要感谢老伴儿的督促,我身体健康她是首功。

14

       记者:您认为养生的关键是什么?关于养生您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刘栋:养生的关键是心态要好。心态好,不易生病,即使生病,心态好的人也好得快,有时候心态健康比生理的健康更重要。良好的心态需要主动去调整,也和一个人的经历有关系。我当兵8年,上过战场,经历过自己招来的兵,壮烈牺牲的真实场景。见过生死的人心态会有大变化,和生死相比很多东西都会很轻很淡,也会更珍惜眼前和当下,心态相对好一些。人要努力活得“没心没肺”一点,要尽量想得开,看得淡,别较劲儿,别瞎折腾。再有就是不能伤害他人,不能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事,尽量做到“不逾矩”,这样您就会心安体健,自在安然。

15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