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画家刘奋强——‘高原印记’作品欣赏(图)

刘奋强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逄金艳/报道) 刘奋强,甘肃省舟曲县人,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毕业,导师韩石教授。天津美协会员、甘肃省美协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甘南州美协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协会会员、天津青年美协会员、天津青年书法协会会员,先后师从姜金军教授、韩石教授、霍春阳先生,主攻山水、花鸟。中国人民网、中国青年艺术网、天涯艺术网、雅昌艺术网、天津文学艺术网推荐画家。荣宝斋天津店——青年(新锐)签约艺术家,甘肃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现就职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


        2012年作品《雨后初晴》《清溪消夏》《溪山小亭》入选天津市第三届青年美展并荣获优秀奖。同年荣获学院专业优秀奖。


        2015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作品《陇上情怀》《山色淡生秋》参加首届全国青年艺术家水墨作品邀请展。


        2015年10月18在甘肃省临洮县美术馆举办“丹青新绿”刘奋强中国画展。


        2015年10月30日作品《天塔》入选天津美协举办的“扎根人民表现生活”写生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5年11月26日作品《水上公园》《五大道》入选天津市第六届青年美术节“写生.梦想”京津冀三省青年美术写生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6年6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奋强画集》。


        2016年6月29日作品《太行风骨》入选天津美协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天津市美术作品展。


        2017年1月10日作品《天津风貌》入选天津美协举办的践行“讲话”精神到人民中去,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2017年8月1日作品《山水四条屏》被中国人民网收藏并颁发证书。


        2017年11月1日《松风山雨图》、《远水连天》等作品参加天津市百善——小品大艺全国巡回展。


        2017年12月31日作品《扎尕那印象》《烟云揽胜图》参加荣宝斋.天津店新锐青年艺术家跨年展。


        2018年2月2号在甘肃艺术馆“高原抒怀”——刘奋强中国画艺术个人汇报展。


        2018年12月作品《乡音》在甘肃省高校“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书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0年10月作品《村口劝导站》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2021年9月28日作品《胜利的号角》入选“翰墨华章-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提名展”。


        2021年10月作品《蕉林清韵》入选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展。

1

我的创作心得


        源于对艺术的酷爱在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胡涂乱抹,经常用石头或铅笔在地上、墙壁及书本上涂抹。及长,爱好逐步变成了想成为画家的志向,于是开始了正式的山水画学习。多年来一直坚持写生与创作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有一点小小的感悟,我是一个从小生活在舟曲大山里的孩子对家乡的山、水、树、石、烟云、雾霭、村舍有着特殊的情感,然而对家乡自然山川一直以来都想用一种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来表达,于是苦心经营案头砚田之间,纵情笔墨之中。


        醉心于丹青多年,一路走走停停,心绪起起伏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步深入,原本浮躁的心绪渐渐平息,逐渐感悟到凡画山水者须一手把握好传统,一手伸向于自然,虽谈不上大成但路子却不至于走偏。张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活是艺术的根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而山水画最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就是走向生活,到自然山水中不断发现新的绘画语言。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在遍观自然造化的过程中趋向于人格修养的完美追求。所以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应该是以文心为根基的精神性创造加之造化自然的感悟认知和洞察提炼。是对大自然生命本质的探究,在山水画的创作学习中我一直践行临摹传统经典名作又利用各种机会到名山大川写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10


17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笔墨技法、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要注意并重视体验。通过深入大自然,体验生活,把自己的经历、思想、人格、技巧和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反映在作品中,并在创作时努力寻求自己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努力使作品有自己的面目,我在创作时,一直追寻这种“物我交融”的生活感受,并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体验带来的快乐和灵感。然而大自然是善于藏匿的,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触,用全身心描绘,才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真正体验,只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感人。

13


14

        我的早期山水画作品只是在形象和笔墨技巧上下功夫,而忽视了山水画中的意境,后来发现不过是再现生活的场景而已类似照片。我不满足画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和笔墨意趣,构图雷同、笔墨无味、色彩无韵。针对这一问题我开始加强写生训练,想通过写生来激活自己的笔墨同时感受鲜活的自然世界所带来的激情。但是如何把写生转化到创作上还是有段距离要下一定的功夫去实践,需要从传统、自然、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加以笔墨意趣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经过裁剪、消化、吸收、参照来激活自己的创作灵感,时刻在思考着如何把当代自然和生命体放到传统的格局中来表现,在传统中注入新的活力来完成创新。在具体的创作中将题材、笔墨重新梳理,尝试运用多种绘画表现形式,在笔墨和构图中潜心研究,同时结合构成的东西来表现画面,打破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有古意和意趣又有时代精神。

12


11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