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大爱无疆——我眼里的京津书画院院长王家树(图)


京津书画院院长王家树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杨晓君 文)我是通过战友马克利认识的京津书画院的王家树院长,那时我只知道家树院长是知名画家,白手创立了“京津书画院,给画家们提供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交流平台,做了上百次大型书画慰问公益活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几年常常带领大家去外地采风、写生,也因此京津书画院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多个分院,名声越来越大。


书画下乡活动


书画家采访活动


南太行写生活动

   我第一次有幸认识王家树院长是在一次公益活动上,当时我的司务长马克利叫我过去要把我介绍给王家树院长,我心想这样一位画家肯定是以大家自居,难以接近。说句心里话并不想认识,我也不是很喜欢结交有名之士,受不了他们身上那种居高临下的劲儿,但又不想驳了司务长地面子。只好怯悻悻地走过去说:“很荣幸认识您王院长。”心想不就是一个能折腾地人吗,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王家树院长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遥感和错觉。他说:“晓君啊,我知道你,有才,大英雄我敬佩你。克利是你的大哥,那我也是,以后有什么困难大哥一定帮你!”一句话我无言以对了,原来王院长对画家们都很了解而且这么关心。一股暖流涌上心田,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见过那么多大画家知名士,从没有这样被感动过。初次地相识让我记忆犹新了。


河北省分院揭牌仪式


京津书画院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创作基地

   慢慢和家树院长接触多了,他人特别热情,总是为画家朋友们着想。有画家生病住院,他带着慰问金及时赶到病人身边,在送去温暖的同时也解了病人的燃眉之急。有画家病故,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送了最后一程。这些事情起初在我眼里都以为他是在作秀,让画家们拥护他。可是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事儿,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有一段时间,由于身体的原因好几天我没在朋友圈发东西,家树院长打来了电话,我以为他找我有什么事情,一问才知道是家树院长看我那些日子没上网以为我生病了,打电话问一问情况。我含含糊糊的说没事,隐瞒了自己不舒服的事儿。家树院长还是不放心的叮嘱着如果你有什么事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们会立刻赶过去,别忘了,千万别忘了我们是你的亲人!在电话中我听出了家树院长的担心,连忙解释说我只是想休息几天,身体并没有不舒服。家树院长听说我真的没事才放下心,但叮嘱的话却一遍遍地唠叨着,恐怕我忘了有事儿先找他。从那之后,他隔几天就微我一次,看到我的回复他才放心去忙工作。后来我们又见了几次,每次都对别人说:“她是我妹,我是她哥,她身体不好,我来照顾她。”一般情况下,我是喊他院长的,可每次他都纠正我,让我称呼他大哥。说实话,虽然我没喊过他大哥,但在心里面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哥。“大哥”的为人处事,除了我全身体会到的,还有就是从大家众口一致的称赞中知道的,他的热心并不是只对某个人而是送给了大家。此后我接触地画家越来越多,真的是没有人说“大哥”的一个“不”字。记得谁说过,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常常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大爱无疆”?我认为是的,“大哥”的大爱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而是没有边界的为大家在点点滴滴付出着。


王家树 作品


王家树 作品


王家树 作品


王家树 作品


王家树 作品


王家树婺源写生

      人好自然心境就好,“大哥”的国画作品就像他的人一样,无杂陈,浓浓的水墨气带着自然与和善,不娇作,恬淡释然。尤其“大哥”的专业精神令人着实佩服,每天都要画3-4小时,一日不画就觉得自己好像有一件大事未完成,所以业精于勤,经常自谦的对我说:“大哥虽不是什么名家,但我们绘画的精神和气质不能丢了。”就拿去画院景德镇制瓷基地烧瓷来说吧,每次他所画的青花瓷、釉里红作品。都是精选釉色颜料,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大哥”不知道失望了多少次,碎了多少瓶才成功的烧制出了满意的青花瓷或釉里红。烧出来颜色不正或有所偏差,或者有流釉,釉裂等现象他都不会留下碎了重画重烧。尤其是青花釉里红,画釉时很难掌控,烧制更难。只有开窑的那一刻惊喜跃然“脸”上,釉里红!“这才是我要的颜色”这样的一句话出来,自己才算满意。釉里红的鲜艳色彩同时也映红了王家树先生的脸,一件釉里红作品来之不易,每一件都让王家树先生爱不释手,但是有朋友喜欢,王家树先生还是“忍痛割爱”了。我对“大哥”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所震撼,不好意思不努力钻研自己的业务了,他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所有人。如今和家树院长已经认识好几年了,人依然是那样不温不火的热心,京津书画院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多的知名画家加入到画院,以翰墨情缘结为友,袭古之文人相惜之风,携书卷之气创当代盛世豪情。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