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著名花鸟画家张志连“春花三月”展新作(组图)


 张志连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高蕴辉报道)张志连的小写意花鸟画既遵守中国画的笔墨虚实相生、寓情于景的审美原则,又能处理好透视关系与层次关系,从而使画面产生深远的空间感与真实感。以光色变化体现的感情色彩,尤能使人感受到金秋气氛的洋溢与祖国大地处处明媚的生机。人们由此获得美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为了强化色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使其在绘画意义上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他在恩师孙其峰口传亲授下,较为完美地做到了在创作状态下使作品的绘画性和精神性相融合。作品《春晓》、《秋实》就是作者在强调作品绘画性的前提下展现创作者的精神性,展现那种只有绘画才能展现的精神性的典型特例。 笔者在与张志连的交谈中,他深有感触地说:“几十年绘画求艺的风风雨雨使自己大彻大悟。在从艺的过程中绝不刻意去包装自己,也不运作市场。”但他将每幅画的生成视同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传统的文化积淀和个人的情感灵性流贯其中,在交感契合的关联中绘画已不再是自然的奴隶。


 


   “为有源头活水来”,那源头应该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在进入绘画状态时,一种朦胧的意象在逐渐地清晰起来,为使表达方式的绘画语言能准确传达出那种感受,必须使绘画语言以及形式语言从物质属性中分离出来。在分离后的重新组合中,“度物象而取其真”,改变物质属性的形质,融入自己的性情和精神。 张志连说:“恩师孙其峰在作画时要求我的作品中一个形、一条线、一片色、一块墨都应该是经由心灵过滤后而生发出的‘染色体’,当这些带有‘染色体’的情感符号达成有意味的形式组合时,画才真正地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在张志连的诸多作品中,无论是漫山遍野的迎春花开,还是群鸽鸣唱;无论是月光下苇塘中憩息的白鹭,还是晚秋田原中觅食的群鸡,都反映了著名国画家张志连为人处世的宽厚与包容、从艺作画的淡定与洒脱。作为孙其峰的得意门生,张志连的绘画作品从几年前就引起了艺术市场的关注,多家拍卖公司相继上拍。我们有理由相信,张志连这一代的艺术家,其市场定位会一年高过一年。

(文章作者:艺术评论家周月庆)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