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长发书法——拙厚之中,参乎秀雅(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萧长发: 1954年生,天津人。第一、二届民革中央画院理事。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天津书协会员,天津作协会员、天津印社会员、民革天津画院顾问,天津作家协会书画院副院长 。
80年代开始在民革市委会做书画组织工作,向严六符先生学习书法 ,先后向张牧石、顾志新等先生学习篆刻,尊侯春林先生为师。
作品曾入选天津市书法新人展; 2012年,书法作品《滕王阁序》入选《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选集》;2013、2014年,作品入选《美丽中国》和《辉煌60年——纪念建国60周年》集邮册,2016年评选为天津市今晚十佳书法家。
2006年,散文《温柔周庄》获中国文学社、江苏作协等单位举办的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优秀奖。
拙厚之中,参乎秀雅
———萧长发书法印象
刘学仁
书法家萧长发,我与他相交近三十年,对他也可说知知了了。长发做人低调,行事简重,不善彰显,总是处于匆忙之中。前几年,开始专事民革书画社的组织工作之后,更是格外紧张。然而,他却依旧潜心法帖临写,沉迷奏刀治印,老来犹显墨迹拙厚,印痕洒脱,可谓成就卓然。
长发是一个勤奋的书家,中规中矩,有本有依。青少年即授业书画大家严六符,得其教诲。之后,遍读碑帖,临池不辍,深得个中趣味。他的字美而不媚、拙而不滞,参乎雅意。在书法创作上,他一以贯之的坚持自己的主张。
他曾与我说过,一竿轻毫已经远离了时代的书写工具。古人千年的经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人不要刻意所谓创体创派创新,只有写对写好写出美感,让人看得清,读得懂,才能从中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我们要敬畏传统,尊仰先贤,老老实实的写字,厚积累而后才能成风格。我也颇同此理。我曾揽阅其书二六尺四长挑的《滕王阁序》全篇,行楷兼之,极富韵律。以中锋入笔显之重,以侧锋出笔拔之俏,有些笔触似追乃师六符的余绪。结体、骨架、字间、行距、黑白、轻重,错落有致,大小匀中,颇生锥沙漏痕的妙意。
他还曾与我谈过,写字就是写心情、写境界、再上一层是写自己、写灵魂的尘染。此说亦是书法的真妙之处,听来不禁摄人心魄。年前,他用整纸大字书就了一幅古风长调,是为陶潜之《饮酒诗》。其行笔如山泉之水,泊泊淌流,字虽断然意绵永。可以想见,提捺间的心潮涌动,这样的作品怎能不触摸观者的心魂呢。我驻足体味,似款款步入书境之中。
长发书写之余,还精于印兑之艺,终年与奇石为伴,奏刀款题,颇显汉风意味。不少好者,得其一方,欣喜不已,珍爱有佳。记得二十年前,我的业师范公景镇,其人学贯中西,犹精于显学。曾为余演批八字,戏曰:我乃木命,生于水边,性喜火,风过可见烧云。一老一少,哈哈大笑!过之。转天,长发见我,馈赠一印,朱白相间,楷隶随从。赫然四字“当风临水”,而其“水”字亦取仓颉始源图形。余甚奇之,此乃冥冥神物也。至今这方印章,仍放置在我的书案,不时的启用,爱莫大焉。印者,心也。知者,友也!
闲暇之余,长发朱印白章,创治无祘。百福百寿诸多不等,惹人喜爱珍存。长发本是厚道之人,求印名者不断,于此他都尽数満足。
长发作为书画活动家,不扬己誉,却不惜为人作嫁衣。常年游走于同道,扶助新人,推展名家,颇受大家的敬重。
如今,长发已然退居赋闲,著文行墨之中。作为老友,我期待着他创作更多的书法精品,早曰结集成册,传之同好者赏读。
刘学仁于旧京舍中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