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新闻 >

余澍梅咏梅新作欣赏(组图)



    天津文学艺术网讯:余澍梅,字梅子,号静坤、于垒,斋号冷香斋,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得到京津两地的著名画家吕云所、霍春阳、崔晓东、陈平等老师的教导。是一个“师法传统但不追求古意,敬仰先贤却不迷信成法”,具有独创性的画家。创作以山水画为主,兼作花鸟,尤爱画梅。曾旅居太行山、黄山、泰山、投身大自然寻找创作灵感。她的山水画雄浑壮阔,丝毫不逊色于男画家,又不乏柔美灵性,是刚柔相济的典范。曾多次在北京、山东、河北等举办个展和联展,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美术展览并获奖。在天津电视台和文化传播网络直播。多幅作品被法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外国友人收藏。作品及论文多次被《中国书画报》、《国画家》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并被编入《中国扇面技法》教材,艺术简历被收入《世界优秀专业人才大名典》等艺术辞书。近年来,她得到了书画界的大力认可。出版有《余澍梅艺术画选》、《余澍梅中国画作品集》、《余澍梅水墨画集》。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河东区政协委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河东区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海天画院副院长、致公党员干部。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唐 杜甫 《江梅》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唐 张谓《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宋 李清照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宋 董嗣杲 《梅花》

水光月色最相宜,独结空林岁晚期。 万国春回先有信,孤山人往绝无诗。




宋 王安石《梅花 / 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清 郑燮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宋 辛弃疾 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宋 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唐 罗邺《梅花》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来源:天津文学艺术网

返回上一页